幸福何處尋 佛教、京劇、電視名人對談
法鼓山《幸福何處尋》名人對談28日在聖蓋博希爾頓盛大登場,法鼓山方丈果暉法師、京劇名伶王海波、電視名製作人張光斗分享人生無處不在的幸福,嚴肅與詼諧交集,說法與演唱碰撞;老生常談的話題,因佛教與京劇聯袂詮釋而高潮迭起,150分鐘的講座全場幸福感滿滿。
果暉法師:幸福無需刻意追求
果暉法師表示,一場疫情讓「幸福」重新成為全世界的話題。幸福無需刻意追求,活得健康、快樂、平安,就是幸福。
王海波表示,幸福無所不在,比如喜歡聼她唱歌的人能夠聽到她唱就是幸福;能夠不為春天的花粉、夏天的火災和冬天的嚴寒所困所煩也是幸福;坐在窗前看下雪,閑來無事把腳捏也是幸福。生活中的許多點滴,隨時都能給我們帶來快樂。
張光斗分享,他1993年從日本回到台灣,曾有一段相當鬱悶的日子。當時正值台灣選舉,各種不同的聲音不斷衝擊他的思想,當年台灣的淳樸已變成物質上的攀比,人們漸漸失去感恩的心。也就是那個時候,他開始思考如何讓人們在人生各種轉彎時有路可去、受挫時有人提拉一把、黑暗時看到光明,這就是1994年7月29日《點燈》的種子。到今天,這一電視節目已走過整整30年。聽眾無數。
果暉法師分享,他從小是個讓父母操心的孩子,母親對他逃學出家非常失望。但他最後卻成為給父母帶來人生希望的孩子,父母後來都皈依佛教,全家成為虔誠的佛教徒。
王海波:遲到的幸福改變命運
王海波則不同,從小在台灣眷村長大,她在全家六個孩子中排行老四。她笑言,自己從小穿哥哥姐姐的破衣服,但俗話說,「小穿富貴衣,大必成氣候」。父親軍職不低,但因為幾個孩子讀大學,王海波13歲時被父親「逼」進海光京劇學校。個頭大,沒有嬌柔小嗓,與青衣花旦和小生都無緣,在學最後三年後她選擇唱老生,學會了放下。沒想到五年後老師看上她唱花臉的氣場,迅速占據京劇表演舞台C位,從此與觀眾結下一生情緣。直到今天台灣再也沒出現另外一位女花臉。
她表示,自己今年68歲,現在回想起來,非常慶幸當時老師給她機會時她沒有放棄,遲到的幸福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34歲時她改行做廣播,用自己願意和感到幸福的方式,繼續和民眾交流。
果暉法師分享,其實人生的幸福無所不在,在農村騎牛騎馬是一種幸福,喝一聽黑松沙士也是幸福,小鳥飛到手上和頭上,同樣是幸福。
王海波表示,她從來沒有不幸福的感覺,因為樂觀,很多看似不幸福的事情,換個角度看,就是幸福。比如很多人說上有老下有小,好辛苦,但在她看來,上有老下有小就是一種幸福,他的父親生前非常喜歡聽京劇四郎探母,後來她才瞭解到,父親那一輩很多人都背井離鄉,無法為他們的父母養老送終。她在父親臨終前,在床頭為父親唱了20多段京劇,父親在女兒的歌聲中長眠,雖萬分不捨,但也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刻。她對父母沒有留下遺憾。
她認為,有雙卡的人生是幸福的,一張是健康卡,一張是敬老卡。
王海波說,現在雖然父親不再能聽自己唱戲,但很多長輩喜歡聽她的戲,彼此都感覺幸福。而她自60歲以後,能夠從每樣事情中都感受幸福,一頓飯,一次朋友的相聚,向當天那樣和大家共度盛夏午後時光,都是幸福。
張光斗:辛苦的對面就是幸福
張光斗回憶當年與聖嚴法師的種種交流和點燈電視節目創辦經歷,「被罵很多,後來很多人說被師傅罵是消除孽障」,很多事情一體兩面,幸福也是一樣,辛苦的對面,就是幸福和喜樂。
南加州將近300位佛教信眾和民眾前往旁聽。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組長葉立傑、華裔民選官員丁言愉、羅霈霆、梁僑漢,世界日報社長于趾琴等在前排就坐。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