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新華埠 走過近90年興衰
根據洛杉磯市發展史料,1930年代後期開始至今的洛杉磯華埠,是經過從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30年代兩度遷移後的地理版圖:最古老的洛杉磯唐人街位於阿拉米達大道和梅西百貨原址(1880年代至1933年);因聯合車站擴建,老唐人街20世紀30年代末北移至現在的華美博物館一帶,並形成當時兩個中心:中國城(1938-1948年)和新華埠(1938年至今)。
延續至今將近90年的新華埠,面積僅0.91平方英里,最北至洛杉磯道奇棒球場,東南為洛杉磯歷史公園,西接洛杉磯金融區的Beaudry街和Figueroa街,西北為洛杉磯回聲公園。
根據全國人口統計紀錄,1940年代,洛杉磯華埠的居民人口為7800人左右;2010年人口劇增至2萬913人;2020年再次劇降至7798人。
將近一個世紀中,洛杉磯新華埠的設計和運營概念蘊含著集體社區進程的演變,形成了中美建築的融合。20世紀30年代主要開發了「中央廣場」,以好萊塢電影拍攝地帶動起當地的旅遊業,包括竹巷、金陵路和重慶路等,當時號稱好萊塢版的上海,好萊塢電影布景設計師設計將當地設計成電影場,賦予華埠濃郁的異國風情,華埠由此頻頻登上好萊塢電影銀幕,包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作品改編的「The Good Earth」。
隨著洛杉磯市中心擴張,華埠緊鄰洛杉磯市的一批地盤被收購開發成高層密集型住宅,加上第二代華人大量東遷,更使得華埠人口結構和商業生態在最近20年發生巨大變化,人口劇減,貧困增加。
根據洛杉磯縣政府相關數據,洛杉磯華埠2010年家庭收入中位數為2萬9000元,在洛杉磯縣排名倒數第三,僅在Watt(2萬8200元)和洛市中心(2萬4300元)之上。收入在2萬元或以下的家庭比例為53.6%,在洛杉磯縣排名倒數第三,租屋居住者高占91%。
延伸閱讀: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