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品SPF指數越高越好? 陰天竟也須塗
隨著秋老虎來臨,走進任何一家藥妝店,琳瑯滿目的防曬產品目不暇給,許多消費者對於如何正確選擇合適的防曬霜仍感到困惑。防曬指數(SPF)是否越高越好?化學防曬與物理防曬有何差異?
目前市面上的防曬產品種類繁多,除了防曬霜,還有多種防曬工具,如防曬面罩、防曬帽、防曬衣、防曬褲等,這些產品號稱都能有效減少皮膚直接曝露在紫外線下的時間。特別是戶外工作者或長時間處於日照環境的人群,也讓這類產品成為了許多消費者在強烈陽光下不可或缺的防曬選擇。
陰天紫外線仍能穿透雲層
有許多人以為SPF指數越高就越能提供全面保護,但家庭醫師林昱曦指出,SPF 30的防曬霜已能阻擋97%的UVB射線,過高的SPF反而容易讓民眾忽視防曬霜需定期補塗的重要性。防曬霜並非只在晴天需要使用,陰天時紫外線仍能穿透雲層,因此防曬應成為日常習慣。
除了SPF之外,防曬產品主要分為化學與物理防曬。化學防曬會吸收紫外線並轉化為熱量,但對於敏感肌膚的民眾,可能會引發刺激反應。相比之下,物理防曬能直接反射紫外線,適合敏感肌膚及兒童使用,但質地較厚,易在皮膚上留下白色殘留物。因此,消費者應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產品。
而防曬過程中常見的誤區包括:許多人認為只有在陽光強烈時才需要防曬,事實上,紫外線全年都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其次,防曬霜並非能提供全天候保護,出汗、游泳或擦拭後需每兩小時重新塗抹;雖然有些防曬霜標榜防水,但仍需定時補塗。
林昱曦表示,防曬應採取綜合防護策略,結合物理性和化學性防曬以達到最佳效果。選擇防曬產品時,應了解SPF與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這兩個指標。SPF數值反映防曬產品對於UVB的防護效果,PA則代表對UVA的防護等級。一般日常使用,選擇SPF30至50即可,PA等級則根據個人需求從PA+至PA++++選擇。
口服產品防曬效果未證實
至於市面上流行的口服防曬產品,林昱曦指出,現有研究尚未證實口服產品能提供實質的防曬效果。這類產品雖含抗氧化成分,理論上可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氧化壓力,但實際防曬效果微乎其微,應以傳統外用防曬產品為主。
林昱曦進一步強調,頻繁使用防曬產品不會阻礙維生素D的合成。雖然防曬霜會屏蔽紫外線,但仍有部分紫外線可促進維生素D的生成,加上食品中的維生素D補充劑,如牛奶、果汁等,能提供充足的維生素D來源,因此民眾無需過度擔心。
對於兒童和戶外工作者,林昱曦建議採用更具體的防曬措施。六個月以上的嬰兒應選用含有氧化鋅或二氧化鈦的物理性防曬霜,並搭配帽子或其他防曬衣物以減少紫外線傷害。戶外工作者則應選用SPF50以上的防曬霜,並定時重新塗抹,避免紫外線對皮膚及眼睛的長期損害。選擇合適的產品並結合多種防護方式,才能確保皮膚健康免受紫外線傷害。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