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淮:Tiny Home助遊民 治標不治本
在解決無家可歸者住房問題時,一些非營利組織認為Tiny Home可以發揮作用。在這方面表現突出的加州DignityMoves團體首席執行長凡柯(Elizabeth Funk)表示,Tiny Home可在很短時間建成,成本數萬元,完全可以成為無家可歸者住所。南加州也有一些城市為遊民提供這樣的住處。而西柯汶那市華裔市議員吳桐淮(Tony Wu)認為,Tiny Home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遊民住房問題,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凡柯表示,從聯邦到地方政府,長期以來的重點和資金投入都集中在將無家可歸者直接安置到永久性住房上。這一策略的問題在於,現實中可負擔住房供應並不足,而新建住房不僅需要數年時間,成本也是高得難以承受。
DignityMoves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Tiny Home臨時庇護所,可以在幾個月內建成,每個單位的成本僅需約5萬元。迄今為止,這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非營利組織已在加州多個城市,開發了多個Tiny Home站點,提供總計450個床位。此外,他們還有10餘個站點正在籌備中。
儘管這些Tiny Home站點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支持服務,遊民難題仍難解決,無法將他們成功安置到永久性住房中,最終可能再次流落街頭。西柯汶那市華裔市議員、資深地產經紀吳桐淮表示,他注意到在南加一些提供遊民的Tiny Home並未被遊民充分利用,實際上,一些遊民即使被安排了住處,也不願意去住,因為他們認為自己被限制了自由。因此,提供臨時住處,對解決遊民問題是治標不治本,根本無法解決無家可歸者的根本問題。
還有社區人士批評將稀缺的可負擔住房資金轉向臨時房屋,是一種短視策略。凡柯表示,確實需要更多的永久性住房,這是為什麼存在無家可歸問題的根本原因;但現實是,這個問題無法被解決得足夠快和足夠低成本。
資深地產經紀袁立功質疑政府是否有足夠資金持續解決遊民住房問題,尤其是建設Tiny Home資金投入。無家可歸者不可能用錢去購買這類小型屋,雖然成本只有數萬元。而且現在很多老年人也開始青睞市場上的Tiny Home,而當老年人瞄準這個市場時,又怎能完成提供遊民小型屋的目標。
資料顯示,DignityMoves是一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非營利組織,使命是為無家可歸者提供體面的臨時住所,直到他們能過渡到永久性住房。該組織目標是通過快速建設和布置Tiny Home來解決無家可歸問題,尤其是在缺乏可負擔性住房供應的情況下,提供一種成本效益高且可持續的解決方案。該組織採取的策略包括利用空閒土地、簡化建築標準、快速建設以及提供支持服務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