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大勢所趨 華埠老店頻謝幕
與去年一樣,本年與華埠相關的關鍵詞仍有「告別」兩字,繼續有老牌店鋪和居民永別,令許多人感到難過不捨,表示售賣相同商品的店家所剩無幾,也感嘆代表傳統的老式餅屋或禮品店逐漸消失;傷感之餘,不得不承認,如今的老店謝幕是各類新商業風潮下的不得已而為之,且好壞實在難評。
隨著新冠疫情結束和人口衰老,不僅書店關門、茶莊歇業,在街頭擺攤數十年的餐車攤販也選擇退休;本年至今,則已有丁友鴻禮品公司和鳳凰餅家熄燈;社區內部的一部分人認為這些變化是必要的,如此才能為更多新企業和更年輕的創業者帶來機會和空間,華埠也能與時並進,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和文化潮流,然而也有另一部分的人擔憂,這些變化可能會蝕損華人社區的文化特色和歷史身分。
無論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下,只能感嘆這樣的變化是大勢所趨;回望過去兩年,華埠內的奶茶店以火箭般的速度增長,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和新的客群,這無疑代表著從亞洲開始的全球經濟現象,不僅有許多知名品牌入駐,許多關門的商鋪,重開後也都為飲品店。
在人們更加中意此類新潮、平價的消費選擇之際,傳統商家必然會感受到壓力,且一同變老的熟客也無法永久支持,因此結業成為了不可避免的結果;再者,隨著消費觀念的進化,大眾的飲食習慣也在發生轉變,開始注重少油、少鹽或少糖,這對於堅持製作方式的餅屋來說是一大挑戰。
其堅持用的豬油、白糖和精麵粉的傳統配方,雖帶來濃厚味道和獨特口感,但這些成分已不再受到推崇;雖情懷無價,但還是難擋時代變遷。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