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教育應先擇優再談多元
紐約大學的一份新報告指出,在市長亞當斯和市教育總監班克斯的領導下,紐約市公立學校的教育多元化出現了停滯甚至倒退的趨勢。一些人士呼籲改變現有的招生政策,將多元化置於資優教育之前。這樣的倡議愈演愈烈,甚至出現了極端的左翼主張的苗頭。
作為一個種族大熔爐,美國數百年來一直在努力推動多元化。多元化在工作招聘和民意代表等方面確實重要,但在教育上,若過度追求多元化,可能會犧牲教育資源和質量。杜威認為「教育的本質是生活、成長、重組及改造」,在民主社會中的教育,必須是不斷重組社會生活經驗,並增進個人的思考能力。由此可見,優質的教育同樣維繫和促進民主社會的發展,多元化並不應當單靠選拔結果來求得。
為少數族裔的華人,我們當然樂於見到多元化的嘗試。無論是亞裔歷史課程的設置,還是更多的華裔教師和校長,甚至是公校午餐內的餃子,都足以讓我們感到欣慰。對於那些貧困、缺乏教育資源的學生,多元化應該是通過增加教育資源的投入來幫助他們學習,而不是在選拔標準上大搞多元化政策,期待以此帶來奇蹟。
資優教育實際上是為每個人提供最佳的教育方式,提供適合每個學生的最佳學習環境,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需求進行學習。回顧早幾代華人移民,他們不少人在洗衣店裡寫作業,在工廠裡幫父母打工,並利用課餘時間在補習班上課,後來仍舊成為了政府官員、醫生或律師。經過多年艱苦最終金榜題名,我們的孩子卻從未從主流社會中得到喝采,反而遭到指責,要交出這些資優學校內的位置,難免顯得有些極端和不公。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