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成績優異 哈佛等名校仍拒收」華生嘆難跨招生隱藏偏見

黃仁勳、貝佐斯都有投資 Perplexity AI涉剽竊作假

春捲蛋奶餡餅節 曼哈頓華埠多元同樂

曼哈頓下東城愛烈治街舉辦第23屆「春捲蛋奶餡餅節」。圖中背景為建於1887年的愛烈治街博物館。(記者許君達╱攝影)
曼哈頓下東城愛烈治街舉辦第23屆「春捲蛋奶餡餅節」。圖中背景為建於1887年的愛烈治街博物館。(記者許君達╱攝影)

位於曼哈頓華埠附近的愛烈治街博物館(Museum at Eldridge St.)16日在曼哈頓大橋旁的愛烈治街舉辦第23屆「春捲蛋奶餡餅節」(Egg Rolls, Egg Creams & Empanadas Festival),展示本社區的多元文化基調。活動當日正逢父親節,也吸引了不少舉家出遊的參觀客。

愛烈治街博物館所在的建築為紐約第一座由東歐猶太人建造的猶太會堂,始建於1887年,見證了曼哈頓下東城(Lower East Side)地區在近一個世紀以來接納了來自全球各地多個移民族群的歷史。「春捲蛋奶餡餅節」的來源,即是將20世紀早期聚居在此的華人、猶太人和波多黎各人三大族群的代表性食物組合在一起,寓意社區的多元繁榮。

中華書法藝人。(記者許君達/攝影)
中華書法藝人。(記者許君達/攝影)
活動當日為父親節,很多遊客攜家帶口前來。(記者許君達/攝影)
活動當日為父親節,很多遊客攜家帶口前來。(記者許君達/攝影)

在16日的活動上,分別安排了華人的舞獅、加勒比風格歌舞以及猶太人帶來的歐洲音樂和祈求和平的詩歌等表演節目;活動現場還有近20個攤位,主辦方為到訪者提供春捲、蛋奶和餡餅以供體驗,華人和加勒比人藝術家、手工藝者、餐飲業者則分別在場展示自己帶來的手藝,部分華人社區機構也到場開設諮詢服務攤位。

猶太人樂隊演唱。(記者許君達/攝影)
猶太人樂隊演唱。(記者許君達/攝影)
攤位前排起長隊。(記者許君達/攝影)
攤位前排起長隊。(記者許君達/攝影)
華人舞獅。(記者許君達/攝影)
華人舞獅。(記者許君達/攝影)

在布朗士一間猶太中心從事中國文化語言教學的湯偉當日在現場開設了中國書法展示攤位,外族裔遊客把自己的名字告訴他,他便將中文音譯用毛筆寫在卡片上,送給他們。此外,當日還有中國傳統的糖畫創作,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尤其是少兒的目光。

波多黎各裔小吃業者現場炸製拉丁美洲傳統餡餅。(記者許君達/攝影)
波多黎各裔小吃業者現場炸製拉丁美洲傳統餡餅。(記者許君達/攝影)
華人糖畫藝人。(記者許君達/攝影)
華人糖畫藝人。(記者許君達/攝影)

曼哈頓下城的州眾議員李荣恩(Grace Lee)當日也帶著孩子前往活動現場遊玩。她表示,這是下東城最好的社區活動之一,充分體現了這個社區充滿多元色彩的歷史傳統,每年只要時間允許,她都會來。

「春捲蛋奶餡餅節」通常選在父親節同日。華埠商業改進區(Chinatown BID)像往年一樣,開設攤位提供父親節主題的禮品和活動項目。商改區特殊項目主任李德容介紹,他們準備的數十個父親節相框在一個多小時內就全部發放完畢,光顧者中不乏父母孩子全家出遊的家庭組合。

行政總監陳作舟表示,他們並非單純地派送,而是鼓勵子女親自動手,把父母或全家的照片嵌進相框、然後將其封裝完整,讓這個小紀念品更有親情的重量。攤位前,一名美中混血兒的父親Alex表示,當晚家中會有豐盛的父親節晚餐,他與妻子原本帶著孩子專程從上城來到華埠買菜,正巧趕上這場社區節日,令他頗感驚喜。

活動現場設有麻將體驗區,吸引很多非華裔遊客。(記者許君達/攝影)
活動現場設有麻將體驗區,吸引很多非華裔遊客。(記者許君達/攝影)

猶太 曼哈頓 華人

上一則

27家菸草店告市府 指「上鎖保護」執法行動違憲

下一則

紐約皇后區非法賣家 校車改裝大麻車 產品包裝像兒童零食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