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爵士音樂家楊又臻 布碌崙辦新專輯演奏會
台灣爵士音樂家楊又臻日前在布碌崙(布魯克林)舉辦新專輯「OR手術劇院」發表會,與十餘位樂手組成的爵士大樂團共同演繹專輯中多首曲目。不只用音樂傳達楊又臻對社會的觀察,也從她海外遊子的視角,譜寫她對台灣的身分認同。
新專輯演奏會在布碌崙ShapeShifter Lab舉行,由楊又臻擔任指揮,與十餘位樂手組成爵士大團合作近兩小時的演出。楊又臻表示,有些樂手是本次演出第一次合作,事前也為宣傳感到緊張,但慶幸過程一切順利,也很開心現場有不少觀眾支持。她更提到,演出邀請的樂手除了她在皇后學院的同學之外,還有透過BMI Jazz Composers Workshop認識的資深樂手,合作過程相當融洽且專業。
新專輯籌備約三年,楊又臻透過樂曲傳達自己對環境、生命經驗、社會脈動等面向的觀察,更以壯麗山海、豐富人文為靈感,譜出自己旅美多年對台灣的「想像」。其中「Sea Swell湧浪」為樂集Scene Taiwan第二部曲,將浪的綿延起伏重新轉化為旋律,呈現台灣四面環海,依海而生的特色。
問及是否有回台取材,楊又臻表示,正是因為沒辦法常常回家,「才更努力去尋找與家鄉的連結」。來到紐約後,楊又臻便被這裡多元的文化影響,在紐約這個大熔爐中,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只要談到自己的家鄉總能侃侃而談,自己竟會語塞。她羨慕著別國鮮明的特色,但她決定回頭尋找台灣的特色,將自己對家鄉的所見所聞寫進音樂裡。在不被東西洋音樂框架束縛前提下,奏出她身處世代對於台灣的身分認同,同時也透過音樂不分語言文化限制的媒介,介紹自己的家鄉給更多人。
回首十多年創作歷程,楊又臻提到多年前開啟她音樂之路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現名兩廳院夏日爵士),表示自己來自醫療家庭,自小便有想要幫助別人的理想。畢業後投入放射治療工作,但醫院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漸漸磨去她對「救人」的使命感。十年前無意間和兩廳院夏日爵士的相遇,讓她久違地感受到自己對新事物的熱情,當年參加爵士音樂工作坊更是促使她繼續鑽研爵士的動力之一。爾後赴美闖蕩多年後,竟能回到工作坊開課、認識新一代的台灣爵士作曲家,對楊又臻而言意義非凡。她更表示,很慶幸當年的老師願意培育後進,才能讓台灣爵士樂圈在台灣扎根愈來愈深。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