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城市規畫師羅雨翔出書「創造大都會」 觀察紐約制度
曾就職於紐約市政府規畫局及預算局的羅雨翔,近日出版了他的新書「創造大都會:紐約空間與制度觀察」,從分析紐約最「網紅」的高線公園(High Line)是如何依靠民間力量誕生,到探討紐約超大型住宅小區是如何讓投資方在短短三年蒸發掉36億元,從研究為何民主政治導致一條機場快線好幾十年都建不好,到揭露了全美最大的私人地產項目哈德遜廣場(Hudson Yards)是如何依靠投資移民的錢而建成。
羅雨翔從公園、社區、交通、地產以及政府這五個方面出發,寫下了25個以案例為主的圖文短篇故事,帶領讀者一同觀賞你約的奇觀與日常,了解一座城市建成的底層邏輯,以及其背後永不停歇的政治角力。
羅雨翔為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區域經濟發展碩士,為美國注冊城市規畫師(AICP)。現居紐約市皇后區陽邊(Sunnyside)的他,已以經濟發展諮詢師的身分,參與以及主持北美20多地區的地產開發、區域經濟政策與公共領域投資項目,並獲國際與國家級大獎。
初來紐約時,紐約的「怪」曾讓他啞口無言:地鐵系統竟然可以如此地臟亂差,市長和州長會互相推卸責任,在建設大型項目前,政府官員、開發商和專業人士會拿著圖紙向普通市民做匯報,卻被民風剽悍的紐約民眾罵得狗血淋頭。
而後在紐約市政府開展他的第一份全職工作之時,他也就紐約的「怪」,展開了一手的田野調查,一邊做著老闆下達的任務,一邊以人類學學者的心態,觀察這座美國大城市究竟如何運作,把工作中接觸到的瑣碎資料和無足輕重的數據,視為理解美國的蛛絲馬跡。當他把他的這些思考慢慢分享在他的微信公眾號「不成熟研究」時,也漸漸積累了美中兩地對這座城市格外好奇的讀者。一位出版社的資深編輯也在後台誠心發問:「你願不願意把這些都集結成書。」
帶著對美中之間、建築和經濟之間、紐約的奇觀與日常之間的種種震盪和思考,以及編輯的邀請,羅雨翔把這些關於紐約的故事合集稱作「創造大都會」,以公園、社區、道路和房屋等日常元素為案例,由表及裡探討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深入分析紐約市的建設邏輯與運營模式,並反思私人組織、民間力量、公權力以及公共利益之間的博弈與協作。
他說:「這25個相互獨立的章節可讓讀者隨意地跳著閱讀,就像是初來紐約的遊客體驗這座城市的各個碎片一般,但將這些故事串在一起之後,你所感受到的則是這座大都會背後的底層邏輯,是在這里生活久了之後才會慢慢構建起來的知識體系。」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