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日本國會眾參兩院通過 石破茂接第102任首相

勞資談判破局 美東碼頭工人開始大罷工

諾貝爾獎得主研究極短光脈衝 有助電子元件發展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亞谷斯蒂尼(左起)、克勞斯與呂利耶。(美聯社)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亞谷斯蒂尼(左起)、克勞斯與呂利耶。(美聯社)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透過實驗產生以阿秒為計算單位的極短光脈衝。學者表示,此研究有助於實現更高速的電子操控,讓半導體等電子元件製作更進步。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今天揭曉,由學者呂利耶(Anne L'Huillier)、克勞斯(Ferenc Krausz)及亞谷斯蒂尼(Pierre Agostini)共同獲獎,他們的實驗產生以阿秒(attosecond)為計算單位的極短光脈衝,可用於測量電子移動或能量改變的快速過程。

台灣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助理教授賈世璿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的線上記者會指出,使用相機拍照時,需要很快的快門速度去捕捉動態物體,而這個瞬間現象有多短,就取決於快門速度,脈衝的寬度就像快門速度,科學家一直在設法突破快門的極限,今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的研究,正是產生這種很快的光。

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教授羅志偉表示,以電子動力學角度來看,極短光脈衝就像很快的照相機或攝影機,科學家如同導演,去觀察電子、聲子、自旋在材料中的動態變化,而這些元素間的作用力,會造成材料的不同特性。

羅志偉提到,大家都在追求越來越快的3C產品,因此電子運動變化就要更快;此研究除了用於觀察電子的變化,還能有助於應用在以雷射去操控材料,未來可能實現更高速的電子操控元件。

台灣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助研究員溫昱傑補充,因為阿秒的技術,就像讓人類有一個很快的相機,可以看到電子的動態過程,可以幫助科學界進一步理解和操控電子的行為,也有助於未來半導體等電子元件的製作能夠更進步。

諾貝爾

上一則

川普誇口海湖莊園「價值18億美元」 自家集團打臉揭實價

下一則

川普傳洩露核潛艦機密給澳洲富商 他又再跟45人說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