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OnAir/她在MET研究古琴修復 文物跟生活如此相關
來自重慶的包嬡迪,除了是德拉瓦大學文化遺產保護專業的一名在讀博士生,也是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簡稱The Met)的一名文物修復研究員,專門研究古琴。在長達一年的項目裡,她會對大都會博物館的五張古琴進行詳盡研究,從材料,到結構,再到是否需要修復。
「在文物修復領域,我留意到目前為止對古琴的研究還很少。我想通過這一次研究,看看能否找到更多沒有被記錄下來的、這幾張古琴自己的歷史。」
▼立即收聽▼
本科跟碩士都在清華大學念建築設計的包嬡迪,跟文物保護的緣分來得其實很突然。研究所二年級時期,包嬡迪在故宮參加了一次工作坊,接觸到了傳統手工藝人以及文物修復理論,一下子就「入了坑」,把專業轉到了建築史,後來更是到歐洲進修材料分析,輾轉三個國家、四所大學,之後回到中國從事過壁畫和彩畫的實地研究工作。「我意識到我對文物的興趣很大, 不想要只在玻璃之外看它,而是想要去靠近它,接觸它。這也是我入行的初心。」
在中國,自從「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大走紅,文物修復師的高超技法和匠心精神,也推動了公眾對文化遺產行業的興趣。包嬡迪本身也是這部紀錄片的粉絲,但她進一步解釋說,文物修復其實是一個非常廣大的領域,而動手修文物的師傅只是這個產業鏈之中的一環,行業當中其實還包括像她自己一樣的、通過科學手法對文物各個環節進行研究的學者,還有博物館裡的展櫃設計師、文物攝影專家、展品經手人等等的角色。
在大都會博物館研究古琴的經歷,其實充滿不同文化交流產生的火花。包嬡迪解釋,古琴作為一種功能性很強的樂器,在中國文化的傳統理念之下有自己的修復習慣,比如允許替換掉古琴的一些部分以求達到讓其更加結實的目的;而對於博物館來說,古琴的歷史價值高於其功能性,在現代修復理論體系之下更加追求預防性保存(preventive conservation),如果不存在裂縫就盡量不修復它。再加上包嬡迪的項目監督導師是一位接受了日本文物修復教育的德國研究員,更多時候兩人會是互相填補對方的知識空缺——包嬡迪介紹古琴的中國歷史和修復觀念,而導師則傳授關於文物修復的現代科研技術。
在從事文物修復的這些年頭,包嬡迪常有感受到公眾對這個行業的誤解,比如以為文物修復研究員看見一件文物就能知其價值、辨其真偽。包嬡迪笑稱,「博物館工作的人,見到的一般都是真的。對古玩市場的鑒別方法,反倒不熟悉。」另外,文物修復在公眾的認知之下,更多時候是神秘的、不接地氣的,但包嬡迪解釋道,文物修復其實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幫助我們了解關於人類的歷史,解釋人類社會時至今日為何如此。
「比方說,我們為何有『漆黑』這種說法?因為漆乾了就是黑的。我們每天所說的、所做的,都是文化積澱形成的。了解文化,就是了解我們自己本身,這是跟我們每個人都相關的。」
包嬡迪希望,在美國再積累多一些文物修復的研究經驗之後,最終可以回到中國繼續從事文化遺產工作。她看到目前中國社會對文化遺產的興趣已經慢慢升高,這樣的關注度有望最終帶來更大的資金預算。「中國從各個省會的博物館到故宮,庫房裡面放著沒有修的文物其實很多很多。文物修復,是個需要不斷補充人才的市場。」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