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善空汙重點城市擴大 官員稱不影響經濟
中國國務院日前發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行動計畫》,治理重點區域有所擴大,按規定這些城市將進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11日召開的記者會上,對於外界關注大氣汙染防治可能影響經濟、民生,以及霧霾擴散影響鄰國,中國生態環境部官員表示,改造反而是優化和促進了經濟綠色高品質發展,不存在影響經濟的問題,並指中國是大氣汙染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為區域空氣品質改善做出了貢獻。
《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行動計畫》是中國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畫》、《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畫》後,第三個有關大氣汙染防治的高層級官方文件,明確到2025年,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下降10%,和優化產業結構等九項工作任務,重點區域也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一路擴至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多個城市。
中國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指出,目前煤源性汙染基本上得到了解決,但空氣品質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還沒有到來,重汙染仍然多發頻發,產業結構偏重化工、能源結構偏煤炭、運輸結構偏公路還沒有根本改善。《行動計劃》將堅持PM2.5改善為主線,堅持系統治汙,大力推進產業、能源、交通結構的調整,強化聯防聯控。
就防治重點區域擴大,以及外媒關注,中國是否進一步對其他區域實行煤炭消費量減少目標。劉炳江說,據大氣汙染防治法規定,重點地區任何新建、改建、擴建涉煤項目,必須實行煤炭的等量或減量替代,在此基礎上,提出的很多措施都是對存量煤炭消費的使用者或企業進行壓減,至於在重點區域以外的地區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並沒有明確的法律上的要求。
就今年1到10月,中國339個地級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較去年同期上升3.7%,劉炳江坦言,今年空氣品質有所波動。但他指,這是因疫情期間社會經濟活動量大幅減少的基期因素所致,原先甚至預判今年PM2.5濃度可能大幅反彈,比去年上升10%以上,但現在只上升3.6%,「可以說穩住了,所以我們對以後進一步改善更有信心了」。
劉炳江還說,空汙防治不存在影響經濟的問題,反而是優化和促進了經濟綠色高品質發展。他舉例,透過化解過剩產能和超低排放改造,中國鋼鐵企業面貌煥然一新,超低排放改造也拉動投資人民幣2,000多億元。
至於近年中國霧霾隨東北季風等,對亞洲鄰近地區造成影響,劉炳江坦言,大氣汙染傳輸沒有國界,在特定氣候條件下,大氣汙染會跨越國境,「 每個國家都是大氣汙染的受害者,每個國家要從自身做起,降低大氣汙染排放,在降低大氣汙染排放過程中,為區域空氣品質改善做出貢獻。」
劉炳江說,中國是大氣汙染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為區域空氣品質改善做出了貢獻,也積極參與中日、中韓、中日韓、東北亞、東亞等各種雙邊與多邊的環境合作,例如在中日韓三國環境部長會議框架下,設立空氣政策對話會和沙塵暴聯合研究工作小組,下一步,將在繼續做好自身減排工作的基礎上加強國際合作。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