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氣候特使:限制中國新能源產業 無助應對氣候變化
訪美在即的中國新任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表示,能源轉型需降低成本,如果美國和歐盟堅持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的限制,可能阻礙應對全球暖化,導致全球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的延遲。
中國氣候特使劉振民30日接受彭博電視專訪時表示,他將率領代表團前往華盛頓,與美國氣候特使波德斯達展開會談。兩人在今年1月分別接替解振華、柯瑞出任有關職位,這將是中美兩國新任氣候特使首度面對面會談。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劉振民將在8日至10日訪美。
在劉振民訪美之前,財長葉倫對中國在太陽能、電動車和鋰電池等產業產能過剩的情況發出警告,而歐盟則對中國電動車、風力渦輪機等清潔能源產品發起調查。
彭博2日進一步刊登劉振民專訪內容。他表示,「我們需要保持低成本,否則沒有人能夠承擔能源轉型的費用,」他並引用能源公司Wood Mackenzie的分析指出,依賴中國以外製造的技術可能會使全球能源轉型成本增加多達20%或6兆美元。
相反,其他國家可以利用中國企業在清潔能源設備、電池和電動車生產方面的蓬勃發展,從而大幅降低成本。劉振民說,「我擔心的是,如果美國和歐盟繼續堅持這一點方法,這將導致全球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的延遲。」
劉振民指出,現在中國擁有更便宜的風能和太陽能產品,這使得開始能源轉型變得更加經濟實惠,這對中國和世界都有好處。
劉振民還表示,中國能幫助其他國家發展自己的清潔能源供應鏈,包括中國公司投資合資企業。目前中國企業已經在美國建造太陽能工廠,在匈牙利建造電池工廠,在泰國建造電動車組裝線,「中美之間,我希望我們有更多的合作企業,」他說。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