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曼哈頓華埠爆槍擊命案 一死一傷兇手在逃

華爾街日報:神秘無人機隊侵入美最大軍事區域

稅收吃緊 中國地方政府向企業開刀 近年「罰沒收入」大增

近年經濟下行壓力下,中國地方政府稅收減少,為彌補財政缺口,許多地方政府向企業出手,「罰沒收入」在公共預算收入占比中有明顯增加。此為示意圖。(路透)
近年經濟下行壓力下,中國地方政府稅收減少,為彌補財政缺口,許多地方政府向企業出手,「罰沒收入」在公共預算收入占比中有明顯增加。此為示意圖。(路透)

中國經濟轉弱、地方政府稅收不足,企業要小心了;為彌補財政缺口,中國許多地方政府執法機關透過罰款、檢查、查封的方式來獲取稅收以外的收入,這類被稱作「罰沒收入」的金額在中國公共預算收入的占比自2020年以後就明顯增長。有中國學者撰文呼籲,當前需迫切規範行政執法行為,避免向企業伸出「掠奪之手」,遏制地方「以罰創收」的衝動。

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劉成良在中媒「觀察者網」撰文指出,財政收入主要分為稅收收入和非稅收收入,前者占比越高,財政收入的品質就越高。但中國有些地方政府歸屬於非稅收入的「罰沒收入」異常成長,尤其在2020年以後「增長速度較快」,引發關注。

所謂「罰沒收入」是反映公安、交通、稅務、法院、市場監管等執法機關依法收繳的罰款、沒收款、贓款等,是「非稅」收入的組成部分。

劉成良爬梳財政部數據發現,今年上半年中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全國稅收收入9兆4080億人民幣(約1兆3418億美元),年減5.6%;非稅金2兆1833億元(約3089億美元),年增11.7%。

再看更早的數據,2022年罰沒收入達4283.98億元(約606億美元),在公共預算收入中的占比2.1%,為近10年最高,占非稅收收入的11.57%。這與10年前的2013年相比,罰沒收入僅1658.77億元(約234.6億美元),占公共預算收入的1.28%,占非稅收收入的8.8%,明顯增長不少。

劉成良指出,造成罰沒收入異常成長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結構不合理。近20多年來的房地產大發展使得地方政府患上了較為嚴重的「土地依賴症」,但近年樓市的持續疲軟嚴重影響著地方財政收入。同時,政府為了減輕企業負擔,推出了多種結構性減稅措施,這也使得稅收收入受到較為顯著的影響。

此外,許多地方財政自主造血能力不足,長期需要上級的轉移支付來維持運作和發展。而在當前階段,伴隨著自上而下轉移支付的不足,「依靠罰沒創收」則成為一些地方彌補財力的應急手段。

另一個原因是從支出結構來看,地方政府承擔著較大的財政支出責任,在農業、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均有剛性支出,如果沒有足夠的財政投入,可能引發較多如討薪等不穩定問題。

然而,劉成良提醒,罰沒收入儘管可以補充一定的財力不足,但是相對於財政缺口,其作用非常有限,並且其異常增長所帶來的問題絲毫不能忽視。

劉成良指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政府向企業推出了多種結構性減稅措施,但依靠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的方式來獲取罰沒收入,則消解了結構性減稅的意義,也容易擾亂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尤其中小企業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而倒閉,一些不恰當的罰款恐成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且罰沒收入存在一定彈性的自由裁量空間,容易滋生執法過程中的亂作為問題,從而造成政社關係的緊張。

因此,劉成良表示,確實需要採用包容審慎的監管,迫切關注市場主體信心與社會情緒的變化,規範行政執法行為,避免採用過於剛性的執法方式向企業伸出「掠奪之手」,遏制地方以罰創收的衝動。

預算 財政部 房地產

上一則

中國29歲擁4博士研究員全網疑造假 院長曝「他快崩潰了」

下一則

學生、耆老…數百萬中國新股民「跑步入市」 業界示警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