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40年創新科技潮起潮落 AI股投資人可汲取9大教訓
從1980年代個人電腦(PC)市場起飛、1990年代網路股狂飆、2000年代行動電話和智慧手機興起,到2010年代平板電腦、智慧表、串流媒體等娛樂科技爭鳴,乃至於今日人工智慧(AI)發展一日千里,目睹這40年的科技業創新,可歸納出什麼教訓供科技使用者與投資人參考?
道瓊社報導,即將再次轉換跑道的資深科技記者薩維茲在他最後一篇巴隆周刊(Barron's)科技專欄中表示,他1984年加入道瓊社,展開科技新聞採訪與評論生涯,這40年的經歷可濃縮成下列九個教訓:
一、號稱「下一個大趨勢」通常並沒誇耀的那麼偉大
許多創新題材炒熱後迅速退燒,包括:3D電視、元宇宙(metaverse)、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3D列印、個人無人機、加密幣、區塊鏈、非同質化代幣(NFT)、第三代互聯網(Web3)、人造肉、電動滑板車賽格威(Segway)、短片串流平台Quibi,以及音樂分享平台Napster。
許多產品或服務曇花一現後走入歷史,例如:Google+社群網站、Google Glass智慧眼鏡、Netflix郵寄DVD租賃業務Qwikster、蘋果音樂社群網站Apple Ping、蘋果遊戲機Pippin、蘋果個人數位助理Newton、蘋果線上服務eWorld、惠普與蘋果聯名推出的HP iPod、微軟行動作業系統Windows Mobile、微軟音樂播放機Zune、微軟迴紋針小助手Clippy,以及微軟人機互動介面Bob。
許多公司、技術或做法暴起暴落,包括:Flip攝錄影機、電影票訂閱制新創MoviePass、虛擬人生遊戲SecondLife、超迴路列車(Hyperloop)、共享辦公室新創WeWork、穿戴式手環廠商Jawbone、生鮮電商Webvan、智慧榨汁機新創Juicero、奈米科技(nanotech)、超導體(superconductor)、謊稱滴血驗百病的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太陽能公司Solyndra、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以及股票直接上市。
結果證明,改變世界並非輕而易舉的事。
二、新科技必涉及實驗,但新創公司多數以失敗收場,多數產品難逃夭折命運。要存疑,但不要憤世嫉俗、凡事嗤之以鼻。敞開胸懷接納新觀念,但不要輕信胡言亂語,控制一下「害怕錯過」(FOMO)的心態。
三、忽略行銷花招,相信自己的常理判斷。大約十年前,3D電視機是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的主打產品,號稱是映像管衰亡後消費電子領域最大盛事,但當時薩維茲就認為那是誇大其辭,因為難以想像民眾會願意頭戴笨拙的裝置觀看球賽或新聞。
四、有時候,「下一個大趨勢」確實很偉大,只是有待時間驗證。個人電腦、Wi-Fi、雲端運算、iPhone智慧手機、社群媒體、網際網路、串流電視、Google、臉書、YouTube,莫不如此。但這些重大發明在蔚為風潮之前都曾備受質疑。
五、對新發明可以存疑,但不要一味抗拒。AI有可能演變成贏家技術,也不無可能最後證實只是吹捧過度,一切尚待時間裁判。AI要如何獲利,尚未可知;已知的是,與聊天機器人互動,可以產生一些令人驚奇的事。若不試驗AI的潛力,將是一大錯誤。
六、真相是,許多創新點子到頭來不上不下,落在中間地帶,雖然有用處但實際用途並不如想像那麼偉大,提供的報酬也與投資人憧憬的美夢天差地遠。電動滑板車鼻祖賽格威終究未能掀起都會交通革命,但當作短程移動載具使用倒是很受歡迎。共享辦公室WeWork讓軟體銀行(SoftBank)投資大虧大,但也走出破產困境。合法大麻和素肉漢堡真的有市場,只是影響力並沒有支持者說得那麼驚天動地。
七、許多了不起的創意是由幾個毛頭小子在車庫裡發想出來,但最有機會把創新點子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卻是口袋最深、行銷眼光最敏銳、顧客也最多的大企業。當前AI要角一字排開盡是微軟、Alphabet、Meta Platforms、亞馬遜和輝達(Nvidia),其來有自。「小蝦米鬥大鯨魚」的戰役永遠打不完,但勝算往往偏向巨人那邊。
八、當個反應靈敏的新秀固然有優勢,當個反應靈敏的老手更是強大。放眼望去,時下一些最有意思的AI投資標的是康寧(Corning)、IBM、甲骨文(Oracle)和慧與科技(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這些公司的歲數合計約有415年。一夕暴紅的AI飆股輝達創立於31年前。
九、謹記物理學家費曼(Richard Feynman)的金玉良言:「對一項成功的技術而言,真相必須置於公共關係之前。」切勿本末倒置。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