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事報:流失富人選票 布里德敗選主因
因猖獗盜竊犯罪、遊民危機、嚴重毒品問題飽受選民指責,舊金山現任市長布里德(London Breed)在11月市長選舉中以45%比55%的得票率敗給李維史特勞斯公司(Levi Strauss)繼承人羅偉(Daniel Lurie),無緣連任。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指出,與2018年選舉相比,布里德此次敗選的主因並非是選民一面倒不支持她,而是部分選民立場改變。
紀事報最新分析,布里德2018年靠著結合舊金山最貧窮和最富有選民的支持而獲勝。但今年,支持布里德的富有選民大量流失。
紀事報本月初的分析顯示,根據舊金山過去八年的選民投票趨勢,舊金山可分為五個不同的地理群體:從Haight Street延伸到伯納崗(Bernal Heights)的「進步新月區」(Progressive Crescent)、主要由工人階級組成的「勞工階級區」(Working-Class)、以華埠為主的「舊金山亞裔區」(Asian S.F.)、橫跨最富裕社區的「上殼區」(Upper Crust)和包含諾伊谷、卡斯楚、諾布山、俄羅斯山的「都市主義中產階級區」(Urbanist Middle)。
分析發現,布里德2018年在所有群體中的支持率都很高,尤其是「上殼區」,她在這個地區獲得的第一選擇得票率高達43%,在「勞工階級區」獲得的第一選擇得票率為40%。相較之下,前市長紐森(Gavin Newsom)和已故市長李孟賢(Ed Lee)都依賴結合「上殼區」溫和派以及較邊緣的「舊金山亞裔區」的選票當選。
今年,布里德在所有群體中的得票率皆下滑,下滑最明顯的是當年最支持她的「上殼區」,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最不支持布里德的「進步新月區」今年對她的支持率有所上升,進步派議長佩斯金(Aaron Peskin)在這區獲得的支持率僅小幅領先布里德,反映出布里德關注部分進步派優先事項獲得了回報。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