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感恩節出行高峰將至 天候與人潮恐為機場交通添變數

中國「限韓令」有解? 中、韓文旅部長時隔5年半首晤

微信轉發紅包或轉帳 若有糾紛結果不一樣

微信支付在中國極為普及,常見透過微信發紅包或轉帳情形,但也衍生不少糾紛。(中新社)
微信支付在中國極為普及,常見透過微信發紅包或轉帳情形,但也衍生不少糾紛。(中新社)

微信支付在中國極為普及,常見透過微信發紅包或轉帳情形,但也衍生不少糾紛。中媒引述法院判例報導,若事後出現借貸爭議,一般情況下,微信紅包因意味自願贈與而無需返還,微信轉帳則否。

澎湃新聞春節前披露了一件微信轉帳的爭議案例,其中甲方以經濟困難為由多次向乙方借款,乙方因此於2020至2021年間透過銀行轉帳、微信紅包等方式累計向甲方轉款人民幣1萬5669元(約為2202美元);但之後乙方經多次催要都無果,甲方則辯稱涉案款項不是借款,是贈與。

法院經審理認為,乙方以微信紅包、微信轉帳兩種方式向甲方提供資金,微信紅包自身即包含「贈與」之義,結合案例具體情形,乙方出於對甲方生活的資助向其發送微信紅包共計2769人民幣(約為389美元),屬於乙方的贈與行為,無需甲方償還。

至於乙方透過微信轉帳向甲方支付的1萬2900元(約為1812美元),據法院判決,甲方雖辯稱是贈與,但並無證據證明乙方就此曾作出贈與之意,同時考慮甲方曾向乙方借款還貸等情況,乙方向甲方透過微信轉帳支付的款項,應認定是向甲方提供的借款,甲方應予償還。

據報導,法官庭後提示,微信轉帳和微信紅包雖都是透過微信軟體操作付款,但應從微信軟體的不同功能及屬性上對兩種付款性質加以區分認定。

法官認為,微信作為社交工具除具備日常溝通交流功能外還具備社交功能,微信紅包則為微信社交功能的典型體現。微信紅包設置的金額上限為200元(約為28美元),且名為「紅包」,在通常情況下,中國民間習俗給付「紅包」,意味自願贈與,無需返還。

至於微信轉帳則與紅包不同,不具備「贈與」之義,僅是微信設置的付款功能,是社會主體之間常用的付款方式之一。以微信轉帳主張成立民間借貸關係,若主張款項性質為贈與,需要提交相應證據,否則將承擔無法提供確鑿證據的不利後果。

微信

上一則

北京遇今年以來最嚴重沙塵暴 早晨猶如黃昏

下一則

最新書單、自學神器、青少年的網路世界…育才特刊在手 子女教育無憂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