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芭樂飄香加州 克服冷鏈運輸問題 一解思鄉愁
台灣芭樂2019年開放進口到美國,在這之前,芭樂在北加奇貨可居,市場頂多有從墨西哥、佛羅里達州進口的芭樂,但因品種與種植方式不同,口感與台灣芭樂差異很大,也讓許多人懷念台灣芭樂的滋味。
2019年美國甫開放進口台灣芭樂就逢新冠疫情,當時一個個載著台灣芭樂的貨櫃運抵美國西岸港口,成為疫情中無法返鄉的台灣人一解鄉愁的寄託,然而首次輸美的台灣芭樂抵美後,卻出現黑心、褐色皮、過熟等各種凍傷狀況,讓高額購買台灣芭樂的消費者大失所望,甚至還有團購商當時因為批發大量芭樂,而導致虧錢。到底這批芭樂出了什麼問題?
根據台灣豐年雜誌報導,台灣芭樂輸美品質不佳,最主要問題出在低溫貯藏的冷鏈技術。研究指出,台灣芭樂夏季種植時使用過多氮肥,讓芭樂生長速度更快,但也造成芭樂「耐貯性」較低。中興大學園藝學系教授林慧玲指出,芭樂屬於「寒害敏感型」水果,易因低溫而有問題,但美方USDA檢疫條件為,「果心溫度需連續17天低於1℃」,長時間低溫貯藏成為外銷最大挑戰。
後來台灣農業部推動「農產品冷鏈保鮮技術科技研究計畫」,攜手林慧玲及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吳庭嘉投入台灣芭樂外銷貯運研究,提升芭樂外銷品質。
林慧玲及其研究團隊根據各項研究數據,評估輸美芭樂最佳採收時間為早上7時前,並只採收6到7分熟的果實,採收後還需把握黃金四小時,完成可供長期低溫貯藏的預冷作業,在冬季與夏季的預冷作業各有不同,還需以微酸性次氯酸水,作芭樂表面的消毒殺菌,降低芭樂外貌的損傷,並嚴格監控低溫運送的溫差。
最後終於穩定提升芭樂輸美品質,抵美開櫃後果實可售率達近99%,通路銷售順利穩定,也替台灣芭樂外銷美國品質大為加分,一掃之前的果實凍傷問題。就連曾經因販售進口台灣芭樂而虧損的團購商,也考慮再次採買台灣芭樂團購銷售。
也因為技術的提升,進口量也隨之上揚,加上加州也有不少農夫開始種芭樂,芭樂價格也逐步降價。記者實地走訪華人與韓國超市,常溫水果區都擺有芭樂,華人超市販售「美國自產芭樂」,外表看起來相當新鮮,每磅售價3.99元、特價3.49元,一次買三顆約5元,不過實際嚐起來果實偏硬,甜味與風味較低;韓國超市則販售台灣進口芭樂,每磅5.99元,由於放置時間較長,外表已有點黃化。記者另外購買自華人宅配超市「Weee!」的「台灣芭樂戀人」,宅配到貨時包裝完整,芭樂仍處冷藏狀態,果實新鮮脆甜,外表沒有黃化、內部無黑化,一盒共四顆芭樂甚至附有台灣梅子粉,售價約15美元,是華人間口耳相傳果實品質相當好的購買管道。隨著技術提升、芭樂生產量增加,未來在市場上將見到愈來愈多芭樂商品,對消費者來說也是福音。
更多報導:華裔農夫種出芭樂 對決進口貨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