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 導致失智的3大風險因素
研究發現,糖尿病、空氣汙染和喝酒是導致失智的三大風險因素。
失智的特徵包括記憶力、思考力和理性能力受損。研究人員比較了161個可以改善的失智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超重、酗酒、吸菸、心情、發炎、空氣汙染、聽力、睡眠、社交、飲食、運動、教育程度,並探究這些因素對腦部容易導致阿茲海默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區域,各有何影響。
研究團隊根據英國4萬名44-82歲成年人腦部掃描資料所做的研究,發表在3月27日出刊的「自然通訊」期刊上。
研究報告作者、牛津大學副教授杜歐德(Gwenaëlle Douaud)說,這些容易導致失智前兆症狀的腦部區域,青少年時期就已發展完成,其作用是幫助腦部處理、整合不同知覺器官及思慮模式之間的資訊,可是「我們年紀漸長,腦部最先退化的就是這些區域。」
研究團隊發現,糖尿病、空氣中的二氧化氮含量,以及酒精攝入量(從絕不喝酒到每天或幾乎每天喝),是最傷害腦部這些區域的前三大風險因素。
杜歐德說,糖尿病、空氣汙染和酒精攝入量,比其他主要風險因素對腦部的傷害,都大一倍,其次是睡眠、體重、吸菸和血壓。
那要如何防範「三大」之害呢?杜歐德建議健康、多樣化飲食,降低血糖含量;降低「交通相關」的汙染之害,例如少騎摩托車、少搭公車、多搭捷運;飲酒要有節制,不要過量。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老人心理學教授李文斯頓(Gill Livingston)說,社交與體能活動,也就是和朋友聊天、運動,對預防失智有「巨大」的效用。她說,刺激性的經驗、戶外走路、「看看不同的東西」,也有好處。
李文斯頓,聽力喪失是年紀大了較可能遇到的問題,可能會剝奪一個人和別人對話的機會,而語言溝通能「快速刺激腦部。」另外,有吸菸習慣的,她建議戒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