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颶風海倫受災戶 這台特斯拉泡水後起火 1分鐘沒了

颶風海倫襲東南部 至少105死 川普將赴喬州勘災

「台式馬卡龍」本名叫「牛粒」古早台味點心身世揭密

「台式馬卡龍」的本名叫「牛粒」。(圖/幸福文化提供)
「台式馬卡龍」的本名叫「牛粒」。(圖/幸福文化提供)

一粒一粒夾著奶油霜的膨鬆小圓餅,是早期台灣社會人們對「西式甜點」的第一印象。在台灣傳統麵包店或夜市裡常見此一甜點以袋裝販售,物美價廉、口感酥鬆。如今隨著馬卡龍在全世界的走紅,此一小點心也被暱稱為「台式馬卡龍」,卻少有人知道它的「本名」。飲食作家莊雅閔出書追溯64種古早台式點心的身世,包括「台式馬卡龍」。

「台式馬卡龍」其實本名叫「牛粒」或「牛力」,取自法式點心biscuitàlacuillère(手指餅乾)的尾字發音,再以日語音譯成台語而來,同時也有「麩奶甲」、「福令甲」等別名,來自手指餅乾英文「Ladyfinger」的日文音譯。但大多數麵包店還是習慣稱它「小西點」。雖然詳細緣由已不可考,但透過一些店舖的傳承來推敲,可得知它的歷史至少超過60年。

莊雅閔指出,1955至1965年間的美援時期,美國向台灣傾銷小麥、玉米及黃豆等農產品,政府鼓勵民眾多吃麵食。加上日治時期洋菓子陸續傳入台灣,讓當時的小西點跟小圓餅,默默成為街角的麵包店都會賣的品項。由於「牛粒」外觀與法國馬卡龍(Macaron)相似,所以有了「台式馬卡龍」的稱呼,但兩者製作原料與口感差異頗大。

「牛粒」主要是雞蛋、砂糖和麵粉,可說是海綿蛋糕的變化版,而法式馬卡龍則是以杏仁粉和義式蛋白霜製成。莊雅閔指出,「牛粒」的製作相較於法國馬卡龍來說更簡單,烘烤時不需要講究「蕾絲裙邊」的呈現,中間夾餡也沒有法國馬卡龍那麼精緻與多樣化,僅以簡單的奶油霜塗抹。

雖說「牛粒」的譯音是從「手指餅乾」而來,但在義大利和法國的手指餅乾並沒有夾餡,為何傳到了台灣後就變成了夾餡的牛粒呢?這個甜點之謎恐怕要等更多的美食偵探來解謎。莊雅閔認為,以外觀來說,圓形的「牛粒」會比長型的「手指餅乾」更好就口及包裝,而奶油霜中的水分也能讓膨鬆的餅殼帶點濕潤感,這應該歸功於當時製作的師傅們因地制宜又帶點貼心的小巧思。

馬卡龍(Macaron)是法式甜點,又稱「少女的酥胸」,小圓餅的表面光滑,顏色和...
馬卡龍(Macaron)是法式甜點,又稱「少女的酥胸」,小圓餅的表面光滑,顏色和內餡都很多樣化。(圖/幸福文化提供)

義大利 雞蛋

上一則

加密貨幣詐騙長者受害多 五要訣避免輸光養老金

下一則

長途飛機搭商務艙才好?旅遊記者親身體驗:輾壓經濟艙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