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美學者訪台觀感:餐廳裝潢、服務、菜式遠落後中國
美國阿勒格尼學院歷史系副教授、中國研究項目主任伍國11日在環球時報發表他今年7月第四度訪台後的總體觀感:道路交通管理混亂、餐飲服務水準總體不高。他希望台灣朋友可以正視中國的進步和變化,不再被過度的「優越感」「政治化」所束縛。
伍國表示,今年7月,他第四次到訪台灣。過去十年,由於旅遊、訪學、參加學術會議等緣故,他曾到過台灣三次,時間總計近兩個月。
伍國認為,台灣由於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發展路徑,形成發達與落後並存的社會風貌。在交通和餐飲等領域,這種矛盾現象尤為明顯。
他指出,首先是道路交通管理混亂。台南過馬路的地方有斑馬線但沒有過街指示燈(紅綠燈),在大轉盤(圓環)過馬路時,因為既沒有過街天橋,也沒有地下通道,甚至連地面的斑馬線也沒有,行人只能冒著生命危險橫穿馬路。
伍國說,他在台南一處有斑馬線而無過街指示燈,斑馬線的標識極不明確的地方,就親眼看見兩輛摩托車相撞。
在屏東恒春的轉運站,伍國又目睹一輛轎車為了在雨天接人,竟然直接猛衝上人行道,幾乎要開進候車大廳才停下來的全過程。
伍國表示,恒春鎮有針對外國遊客的國際化醫院,但路邊停車不受約束,大量車輛打著雙閃(雙黃燈)隨時停在路邊,隨時離開,給步行者帶來極大不便和不安全感。而人行道往往被商家或住戶隨意截斷,或停放摩托車或堆砌雜物,行人只能走到車道上,人車混行。不論是在台北還是小鎮上,摩托車常常開到人行道上。
伍國指出,台灣鐵路是在日本殖民時期奠定的基礎,導致其候車習慣和中國不同。台北車站不設候車室,旅客可以憑票直接上站台,但站台(月台)的電子螢幕不標識列車車次,只顯示始發站、終點站和發車時間,發生過多起西方遊客因為找不到正確站台而誤車的事。
他認為,在這方面,中國顯然對外來遊客更加友好,大多會由候車室分類並引導旅客,明確知道車次、站台再上車。
伍國還稱,台灣餐飲的服務水準總體不高,菜品簡陋而量小,點菜方式五花八門。有的小餐館要顧客自己寫單給老板,有的小餐館要顧客自己寫單壓在石頭下面,有的要求自己寫單並寫明桌號,有的要顧客像在銀行一樣從取號機取號,有的則要求掃碼下單……嘉義的一家四星級酒店竟然沒有提供完整中式菜肴的餐廳。
在他的感受上,台灣多數餐廳的服務態度也不如人意,很多餐館要「看老闆臉色」。台灣多數餐館都喜歡問「外帶還是內用」,如果回答「內用」,餐館人員似乎就顯得不耐煩,可能因為涉及餐桌服務、清潔桌面等瑣事,有的還不得不為「內用」客人臨時開空調。
伍國說, 總體看,台灣的餐飲服務質量已經遠遠落後於中國,在餐廳裝潢、服務、菜式等方面也是如此。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