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接連肯定AI 沒助力學者沒戲唱?
10月上旬的連續兩天,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分別宣布頒給北加州利用人工智慧AI做研發的科學家。人工智慧受到這種殊榮的加持,是否代表無法取得人工智慧輔助工具的科學家,將來無法競爭?
美聯社報導,8日(周二)人工智慧先驅辛頓 (Geoffrey Hinton) 獲知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他開著租車前往谷歌的加州總部慶祝。辛頓已不在谷歌工作,但他的即興派對反映了人工智慧成為「商業巨片」的時刻,也達到了科學界認可的頂峰。
接著在9日(周三)上午,谷歌人工智慧部門的兩名員工,因利用人工智慧預測和設計新型蛋白質(novel proteins)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溫格 (Jeanette Wing) 表示:「這證明了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的力量。」當被問及人工智慧工作獲得歷史性的連續兩項大獎時,辛頓僅表示:「神經網路是未來」。
溫格指出:「如果沒有強大的運算能力和大量的數據,這些發現和這種能力就不可能發生。很少有公司擁有這種運算能力,谷歌是其中之一,微軟是另一個。」 那麼,那些出身寒微、無法得到大科技企業提供AI工具的科學家,是否就會吃大虧?
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谷歌倫敦心靈深處(DeepMind)實驗室的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江珀(John Jumper),以及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員貝克(David Baker),他們的工作有助於發明新藥物。谷歌於2014年收購DeepMind 。
執行長哈薩比斯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表示,他的夢想是以貝爾實驗室「令人難以置信的傳奇歷史」為藍本,建立自己的研究實驗室。
但辛頓不見得完全贊同AI的進展,在谷歌的慶祝會上,辛頓對AI巨擘OpenAI頗有批評。他指出,「OpenAI 最初說主要目標是開發比人類更好的通用人工智慧,並確保其安全。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事實證明奧特曼(Sam Altman)更關心利潤而不是安全,我認為這是很不幸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