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建築門外漢創業 在世界各地打造小型屋計畫
2016年,亞德里安·謝(Adrian Chia)在澳洲墨爾本的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 與家人度假兩星期後,有個想法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回到新加坡後不久,他向朋友戴夫·黃(Dave Ng)提出過「不插電生活」(unplugged life)的想法,戴夫是他20多歲時在國民服役期間認識的。
43歲的亞德里安在接受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訪問時表示,他們一開始只是閒聊,但戴夫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提出了打造底下有輪子的小型屋想法,因為如果某個地點不吸引客人,這種移動屋可以很容易搬遷。
2017年,從事電腦資訊業的亞德里安和經營事廢棄物的戴夫決定結束各自的事業,開始成立一家名為Big Tiny的小型屋企業。他們各投資了10萬元新加坡幣(約7.7萬美元),並腦力激盪開發出第一座原型屋。
已婚並有兩個小孩的亞德里安說,他知道自己正進入一個未知的領域。
初期的障礙
由於沒有建築或蓋屋經驗,他們遇到的第一個障礙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建造一棟小型屋。亞德里安說,他在家連換個門把都不會,一想到要在20呎的空間裡裝下廚房、臥室和客廳,就覺得很困難重重。
他們請了一位建築師幫忙設計房子,並就幾項基本要素達成共識:首先,房子必須有輪子;其次,必須確保房子不會讓人有幽閉恐懼症。
經過六個月的試驗與錯誤之後,他們在亞德里安家的後院組裝出第一個房屋原型。接著便開始擴大業務目標,瞄準海外市場;最初的兩個原型屋分別賣到澳洲的維多利亞與新南威爾斯。
2018年,亞德里安說服了小學同學傑夫·姚(Jeff Yeo)加入團隊,協助品牌推廣。傑夫曾在多家行銷公司擔任客戶總監與經理。
發展「利潤分享」事業
亞德里安表示,在獲得當地媒體關注後,他們開始收到如何購買小型屋的詢問。2017年,他們推出一項計畫,讓人們以約9萬新加坡幣(約7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一間小型屋,他們再從買家手中租回、經營旅宿業務。亞德里安說,投資者可將小屋出租兩年,每年賺得8%租金,或者出租五年,每年賺得10%租金,而Big Tiny則從每晚的住宿費中獲利。
在新加坡實現小型屋計畫
提倡簡約與永續生活的「微屋運動」(Tiny-House Movement),雖已在美國、德國等地掀起熱潮,但在新加坡卻還不流行。2021年,Big Tiny在政府推動創新商業構想的計畫下,開始有機會在新加坡推廣小型屋。
政府提供國有土地租給Big Tiny,在新加坡八個南方島嶼之一的拉撒路島 (Lazarus Island) 上興建度假小屋。自2023年4月開幕以來,亞德里安說,度假村的平均入住率約9成,旅客須提前幾個月預訂才能入住每晚380新加坡幣的小屋。
每座小屋都被大自然包圍
創業七年多,從台灣到歐洲、澳洲,Big Tiny已在全球十多個國家放置了超過400間小屋。
在新加坡的拉撒路島,旅客被綠意盎然的環境包圍,還可躍入海中游泳。在紐西蘭距基督城市區兩小時車程的史黛拉湖 (Lake Stella),旅客可在群山間健行或泡在湖中。在台灣的宜蘭,旅客可睡在森林小木屋裡,夜幕低垂時凝望星空。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