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AP:共和黨攻下賓州 民主黨資深參議員凱西連任失敗

5項房屋改造升級 美國人最常後悔

逆通膨 手機等6類商品比疫情前還便宜

智慧型電視的售價越來越低,部分原因是它能幫助廠商獲知消費者的閱聽習慣。(美聯社)
智慧型電視的售價越來越低,部分原因是它能幫助廠商獲知消費者的閱聽習慣。(美聯社)

財經媒體CNBC指出,雖然通貨膨脹率還在3%上下,但是六類商品的實際價格已經低於新冠疫情之前,它們分別是電話設備(含手機)、電視、音響設備、電腦、不用電的廚房用具,以及玩具、遊戲、休閒用品。

CNBC比對了2019年與2024年的消費物價指數(CPI),發現就算萬物皆漲,但消費電子產品的「實際價格」依然持續下跌,其原因來自聯邦勞工統計局對特定產品的價格做了「效益調整」(hedonic adjustment)。

舉例來說,物價指數CPI的智慧型手機價格持續下跌,事實上是調整後反映出,消費者能以同樣價格,取得更好更先進的手機。其他經過效益調整的產品類別包括男性內衣、家用電腦,乃至電冰箱等等,因為調整後的數據才能反映出真正的價性比(C/P)。

不過,並不是每一類的價格下跌都是因為效益調整,最好的例子是電視,因為廠商只有不斷降價才能維持競爭力。經濟分析師指出,消費型電子產品的生產都有學習曲線,生產成本只會越來越低。對智慧型電視來說,這種現象特別明顯:因為各廠的技術幾乎都一樣時,產品特性已經不是重點了,更好的產品依然需要降價才能吸引買氣。

同時,智慧型電視的本質其實是個「切入點」(entry point),透過它,廠商就能持續蒐集觀看偏好,改進自家產品或提供給App開發者,藉由聯網功能獲得的資訊多到嚇人。

疫情 智慧型手機 勞工

上一則

台裔精神科醫師 變身巧克力甜點師

下一則

黃仁勳接待台南青少棒代表隊 收下台南家鄉禮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