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象/到處是坑 加州面臨危機
近期開車在大街小巷中,可能會發現很多路立起告示牌,提醒路面正在施工,今年加州天氣異常,下雨不斷,導致不少道路殘破不堪,尤其一些華人居住的城市中,常會聽到「路況」不佳的抱怨,這不是指塞車,而是坑坑巴巴的路面。
但這其實不是華人區僅有的問題,根據加州縣政府協會(California State Association of Counties,簡稱CSAC)發布的「地方街道和道路需求評估報告」,加州約95%的縣的路面狀況處於風險狀態,較之前比例數據有所惡化,簡言之,加州面臨「路平危機」。
加州58個縣和482個城市,擁有超過14萬4000哩的地方道路,加總起來占州內公共道路總數的85.9%。然而,近年來由於州政府撥款不足、物價飆漲,許多地方道路缺乏整修和維護。在南加州的華人聚集城市,各地政府維護道路的情形則因為預算關係不盡相同。
「如果路況不好,那歸根到底就是沒有錢。」天普市華裔市長文尚丞(William Man)無奈指出,很多城市沒有充足的資金進行道路維護。
原物料、工資近年暴漲
他強調,雖然2017年通過的「道路修復與負責任法案」(SB1)為養路提供了額外資金,但遠不足以覆蓋近年來暴漲的材料及人工費用,使一些城市的道路維護陷入困境。文尚丞表示,特別是對於像天普市這樣地方收入非常有限的城市,不僅商業稅收很少,而且由於州政府近年來對將焦點放在可負擔房屋上,R1類單戶住宅城市(以住宅區為主的城市)可獲得的撥款也大大減少。
此外,文尚丞還指出,一些大型道路還可獲得針對設有公共交通設施道路的撥款,而像天普市這樣的住宅區小路就得不到任何支持。在得不到足夠撥款的情況下,城市需要自行解決道路維護資金不足的問題。
增稅難 「政府應全權負責」
天普市幾年前曾提出增稅方案以籌集道路維護資金,但是事實證明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們通常對道路維護都有一種「政府理應全權負責」的心態,不太願意額外繳稅直接支持道路維修和保養。文尚丞說:「希望大家可以多一些理解,道路維修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相比之下,擁有眾多商業活動的亞凱迪亞市在道路維護上的資金就充足很多。根據亞市2022至2023財年的預算報告,該市銷售稅預計可收取1928萬美元,是該市最大的基礎基金(General Fund)來源,也為當地的公共建設項目提供了可強力支持。
亞市華裔市長鄭博仁(Paul P. Cheng)表示,亞市每年針對道路維護項目的撥款非常充足,路面一直維護得比較好,未收到過居民對道路的抱怨。
在聖瑪利諾市,近幾年的路況也有顯著改善,華裔市議員羅經程(Calvin Lo)表示,這主要得益於幾年前開始執行的道路維修計畫,當時邀請了專業的團隊提出道路整修方案,預算高達2000多萬。為緩解資金壓力,聖市決定分階段執行,每年從「資本改善基金」中撥款,這也是聖市近年來每年預算的最大支出。
州府撥款常是杯水車薪
聖蓋博市副市長吳程遠(John Wu )說,「一個城市的路況,往往反映出的是市政管理的品質以及財政體質」。自去年年初當選市議員後,聖蓋博市的「路平」一直是他的施政重點之一,該市目前的城市路況指數(PCI)已高達82%,在鄰近城市當中表現亮眼。
不過,吳程遠不諱言,州政府的撥款通常是「杯水車薪」,城市須從基礎基金中提撥預算完成鋪路工程,並且有優先級地分階段維護。他表示,目前最令他掛心的是山谷大道(Valley Blvd),除了持續向加州州政府申請補助款外,若2024年預算仍無著落,屆時將會提案申撥預算,在山谷大道上鋪設出一條平坦的黃金大道(Golden Mile)。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