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45轟出爐 大谷翔平生涯第二度單季百打點入袋

英特爾宣布全球裁員1.5萬人 第一輪將裁掉這群人

醫藥/膽結石作怪 一吃飯就胃痛

飯後「胃」痛得很厲害的,可能是膽結石作怪。(本報資料照片)
飯後「胃」痛得很厲害的,可能是膽結石作怪。(本報資料照片)

「我從高中到現在,常吃完飯就胃痛」。一位30幾歲女病人以右手摸著上腹痛苦地說。醫師覺得胃痛20年太怪了,安排她做腹部超音波,果然問題不是胃,是一堆膽結石導致慢性發炎引起疼痛。

開刀清除結石後檢查發現,膽囊經過結石長期摩擦,慢性發炎到出現癌化跡象,若未經處理,就會演變成膽囊癌。

膽結石病人 易無症狀

約七、八成膽結石病人是無症狀的,台北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表示,通常是做了超音波檢查才會發現,如果長期都無症狀,也不會一吃東西就痛,就沒有開刀取石的急迫性,病人可選擇和膽結石和平共處。不過,病人要有「某天可能急性發作」的心理準備。

三成有症狀的膽結石病人,可分為症狀嚴重的急性發炎病人、症狀輕微的慢性發炎病人。朱光恩分析,急性發作最常見的誘發因子是「大吃大喝」,因為膽汁是用於消化油脂的消化液,當人吃了大量高脂食物,膽囊會努力收縮、排出大量膽汁,但原本有結石問題者,這時膽囊可能會不堪負荷、發炎抗議。

大吃大喝 誘發急性發作

朱光恩指出,膽結石急性發作,常會同時出現「高燒、右上腹劇烈疼痛、黃疸」三種症狀,很容易診斷。要注意的是,很多病人以為皮膚發黃就是黃疸,其實這較不準,應該看眼白是否變得偏黃。若是發生在體弱的老人家,全身性感染可能會導致死亡,不可輕忽。

這位女病例屬於慢性發炎的膽結石,容易被忽略,牽連出胰臟、癌化等大問題。「一吃飯就腹痛,要高度懷疑膽結石」。朱光恩說,當人吃東西,膽囊就會反射性地收縮,這時如果碰到了結石,可能會輕微疼痛,也會導致膽汁分泌得比較不好、消化不良,常見腹脹、打嗝、放屁等症狀,病人常誤以為是胃痛,照胃鏡仍找不到原因。

「如果有一顆膽結石進到膽管,可能會波及到胰臟」。朱光恩指出,膽管鄰居就是胰臟,膽管和胰管在壺腹這個部位是相連的,膽結石跑進膽管,就可能堵住胰管,導致急性胰臟炎。

朱光恩說,除了超音波,也會做核磁共振造影確認結石位置。如果膽囊、壺腹都有結石,會分兩段手術治療,首先利用逆行性的胰管膽管內視鏡,清除在壺腹的結石,再利用腹腔鏡把膽囊裡的石頭拿掉。

朱光恩建議,規律運動、多喝水、低糖低油高纖飲食、定時吃飯,都是預防膽結石的重點,有地中海型貧血或膽結石家族史的人必須更認真執行。多喝水和定時吃飯可避免膽汁黏稠,低油低糖飲食和運動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並促進新陳代謝,高纖飲食助排除多餘油脂。

上一則

人與書/「小荳荳2」 黑柳徹子為烏童書寫希望

下一則

移民專頁/入籍申請 通常需要7到9個月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