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新加坡蟬聯全球最貴城市 學者:政經穩定強吸外資

台陸委會調升陸港澳旅遊燈號為「橙色」籲非必要避免進入

亞太裔傳統月/勞工部代理部長蘇維思 為工人權益奮鬥

勞工部代理部長蘇維思說,她一生都在為工人權益而奮鬥。(圖/蘇維思提供)
勞工部代理部長蘇維思說,她一生都在為工人權益而奮鬥。(圖/蘇維思提供)

近年,美國華裔不僅在科學、文化和經貿領域取得矚目成就,更進一步開創歷史、打破種族和性別的天花板,成為聯邦或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實施者。勞工部代理部長蘇維思 (Julie A. Su)就領導了近兩萬名公職人員,擔負維護全美勞工權益的重責大任。

作為華人移民的女兒,蘇維思受訪時說,她一生都在為工人權益而奮鬥。

律師起步 成為民權專家

2023年3月11日,因前任勞工部長華殊(Marty Walsh)宣布離任,蘇維思成為代理勞工部長,負責全國工會協商、勞工權益等勞務有關事務。在此之前,她的職業生涯由成為民權律師起步。

蘇維思生於1969年,完成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和哈佛大學法學院(Harvard Law School)學業後,在全國最大的亞裔權益保護非營利組織「亞美公義促進會」(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開啟律師生涯,擔任訴訟總監。

17年後,她進入政府並於2011年至2018年間擔任加州加州勞工標準執行部門(DLSE)主任,向低薪工人及其雇主倡導自身權利。加入勞工部前,蘇維思為加州勞工及勞動力發展廳(LWDA)廳長,主要打擊工資盜竊、確保勞工安全,被視為「工人權利和民權專家」。

勞工部代理部長蘇維思(左二)與拜登總統(中)、賀錦麗副總統(右二)等合影。(圖/...
勞工部代理部長蘇維思(左二)與拜登總統(中)、賀錦麗副總統(右二)等合影。(圖/蘇維思提供)

2021年7月,蘇維思獲參院同意成為勞工部副部長,監督員工、預算管理等事項。儘管目前仍未就任部長,但一旦國會通過任命,她將成為拜登總統內閣首位亞裔部長。

母艱辛經歷 激發熱情

作為家中首位律師,蘇維思說,她生於威斯康辛州,父母於1960年代來美求學,母親因家境貧窮買不起客船票,是乘坐貨船從中國來美;父親則是從台灣新竹來美,兩人在猶他州相遇,結婚後一起打拚。

蘇維思的母親比父親先畢業,為維持家庭生計,她打兩份工,但僅有最低工資,且極不穩定,不僅使她身心俱疲,經濟狀況也時現危機。蘇維思回憶說,正是母親的這段艱辛經歷,激發了她「為工人權益而奮鬥的熱情」。

蘇維思稱自己為「家庭經歷的產物」。她的雙親在美國胼手胝足養育她和妹妹,讓她們在基本生活之外還能追尋自己的愛好。父母後來也經營小本生意,包括自助洗衣店、三明治和披薩店,努力成為美國中產階級。

蘇維思(右一)幼年時與家人合影。(蘇維思提供)
蘇維思(右一)幼年時與家人合影。(蘇維思提供)

語言雖排他 也是橋梁

她回憶說,與許多本地生長的華人相似,她成長過程中時常要為父母翻譯,如處理電話、郵件或和雇主溝通。長此以往,她發現語言在當時雖是社區中排斥他者的工具,但也是「具備力量並促進包容」的橋梁。

儘管父母講英文時口音明顯,甚至常為日常交流掙扎,蘇維思體會到的卻是取得他人信任、利用自身能力幫助雙方理解彼此的過程。因此,語言的力量令她選擇法學院,期望用「法律語言」幫助弱勢社區「翻譯權力」,決定誰得以工作、工資應為多少等問題,以影響更多人的命運。

蘇維思說,如大多華人家長一般,她的父母最初認為參政不是華人必做之事,但每當自己回顧童年並想起他們在不利的規則下四處碰壁時,她便覺得「僅憑努力工作不夠,更希望成為制定和執行規則的一份子」。

資源不足 勇氣填空缺

1994年,蘇維思從法學院畢業,當時亞裔律師在律師行業中仍是少數,在律師事務所或政府擔任行政和領導職位更是鳳毛麟角,因為有許多障礙阻止社會承認亞裔是美國人。在擔任律師的最初幾年,每當蘇維思走進法庭或律師事務所,對方律師便會默認她是客戶或尋求代表的勞工,因為「他們不習慣看到這樣形貌的律師」。

正因為如此,她更想打破刻板印象、為「更大的機會」而奮鬥,確保自己和所有被忽視的社區都能被聽到和看見。進入政府工作前,蘇維思在亞美公義促進會工作近20年,使命便是為弱勢者發聲,這些人通常都是被歧視、被剝削的勞工。

她說,當時的工作目標往往超出組織自身所擁有的資源範疇,但所有同仁都對打擊歧視和創造平等抱有堅定信念,便用「勇氣」來填補空缺;否則,憑本事許多人隨時可以找到更輕鬆、薪水更高的工作。回顧這段經歷,蘇維思說,是挑戰和堅持塑造了自己,所收穫的經驗對如今的工作也極具價值。

勞工部代理部長蘇維思(右)在工廠視察。(圖/蘇維思提供)
勞工部代理部長蘇維思(右)在工廠視察。(圖/蘇維思提供)

泰服裝奴役案 里程碑

1995年,蘇維思作為首席律師,成為南加艾爾蒙地市(El Monte) 「泰國服裝奴役案」的民事訴訟發起人,該案件被認為是自憲法廢除奴隸制以來首個現代奴隸案件,具有里程碑意義。

當年,近100名泰國工人被發現在一家臨時服裝廠內工作,但廠房被鐵絲網包圍,且有武裝警衛的監視。在有人出逃並揭露雇主的人口販賣後,蘇維思同時控告將泰工騙出的販運者和製衣公司。她還促進國會通過「人口販運和暴力保護法」,其中包含為人口販運和強迫勞動受害者創造的專屬簽證。

蘇維思坦言,雖然歧視與欺壓已幾乎消除,且亞裔在政治領域、私營部門和科學、教育等行業都有耀眼的成就,但前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作為表明,將亞裔社區視作社會問題「替罪羊」,並利用種族主義進行政治操弄的現象,在美國社會依然存在,可視作「危險之一」。

華人在國會 「並不孤單」

儘管如此,她強調,拜登政府不僅通過亞裔國家博物館法案和仇恨犯罪法案,還建立多樣性的內閣,因為這樣才能有更多未被代表的社區在決策中被考量。拜登內閣26人中,目前有兩名華裔,分別是蘇維思和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

蘇維思說,她與戴琪進入內閣不僅是榮譽,也是對亞太裔傳統月最好的慶祝。兩人不僅多次獲拜登讚賞,且兩人工作能以中文交流,也讓她們在工作中有如「姊妹」般緊密合作。

她說,「如果我們不幫助塑造這個國家,我們就無法完全實現美國夢」。蘇維思提及國會眾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和趙美心(Judy Chu)等人,指華人在國會「並不孤單」且互相扶持。她鼓勵更多華人投入政治和公共服務,希望華人社區中有更多居民參與投票。

勞工部 華人 亞裔

上一則

對億萬富豪開徵全球富人稅?葉倫打回票

下一則

佛州女「行李夾帶子彈」入境加勒比島國遭拘留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