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哥倫比亞影業徽標改版 低調慶百年
索尼影業(Sony Pictures)宣布為慶祝哥倫比亞電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成立100周年,自4月15日至6月3日,在美重映分別由男星陶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安德魯加菲爾德(Andrew Garfield)、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主演的「三代」共八部「蜘蛛人」(Spider-Man)電影,讓這家誕生於1920年代好萊塢「黃金時代」的老牌公司,重回大眾視野。
曾經的巨頭 變索尼分支
提到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觀眾最熟悉其電影開場前出現的火炬女神片頭。作為曾經的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之一,誕生於1924年的哥倫比亞是至今為止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次數最多的電影公司,前後共計有12次,比第二名派拉蒙(Paramount Pictures)多出一次。
擁有如此輝煌的歷史,哥倫比亞原本可以像去年的華納兄弟(Warner Bros.)和迪士尼(Disney)一樣,大肆慶祝一番。不過,哥倫比亞今年的慶生活動似乎並未在業界激出多大水花。除了聯合TCM頻道與標準公司推出百年經典作品線上展映外,只有為火炬女神添上「100」字樣的新徽標,至於重映的「蜘蛛人」電影,其實也並非「血緣最純正」的哥倫比亞出品。
如今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早在1989年就被日本索尼集團收購了,現在是索尼集團旗下的索尼影視娛樂有限公司的分公司。
在目前尚存的「好萊塢五大」紛紛試圖搶占串流媒體市場的當下,只有哥倫比亞的母公司索尼影業始終不為所動,堅持只做供應、不做管道。自2022年開始,索尼影業和Netflix達成協議,將片庫中所有哥倫比亞出品的電影,都授權Netflix在線上發行。目前看來,迪士尼、華納、派拉蒙等幾家,這幾年為強推自己的串流平台,全都大把燒錢,累積不少負債。反倒是佛系的索尼哥倫比亞,索性不蹚渾水,財務壓力也相對小。
火炬女神 原型舉檯燈
追溯起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前身是由紐約猶太人科恩兄弟(Jack and Harry Cohn)創立的CBC電影銷售公司,基本上屬於家族企業,辛苦經營五年後,並未能獲得太大成功。
1924年,兄弟倆決定將公司重組,並將其更名為哥倫比亞,發想自「哥倫比亞女神」,祂不是出自哪個宗教故事或神話傳說,而是源於發現新大陸的航海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哥倫比亞女神」很早就被用來當作美國的擬人化象徵,與「山姆大叔」(Uncle Sam)意義相似、性別不同。也是在1924年,第一個哥倫比亞標誌誕生:羅馬女性戰士的形象,左手拿著盾牌,右手拿著依稀可辨的麥稈。
1928年,哥倫比亞推出新標誌,不再是古羅馬女性,而是身披美國國旗、高舉火炬的女神,火炬散射多道光芒;到了1930年代,女神腳下增加了幾層台階,背後有了天空雲彩背景;1942年,美國國旗法典升級為國旗公法,國旗圖案不可再濫用,火炬女神斜披的國旗就此改成普通素布。
1991年,被索尼收購後的哥倫比亞請來邁克爾迪斯(Michael J. Deas)設計新版徽標,畫家遂委託好友攝影師凱西安德森(Kathy Anderson)先製作照片模板,找來插畫家同事珍妮約瑟夫(Jenny Joseph)來當模特兒。拍攝當天,她們在安德森家中佈置了簡易的攝影棚,身上的罩袍取自家中的床單與簡易布料,火炬則是現成的一盞檯燈。隨後,畫家再參考照片繪製成公司標記,自1993年暑期開始投入使用至今。
最佳影片 含金量最多
放眼哥倫比亞的百年歷史,有多部作品奪下奧斯卡的最高榮譽,1934年,由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執導、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和克勞黛考爾白(Claudette Colbert)主演的「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橫掃奧斯卡,一口氣獲得最佳影片、導演、男女主角和最佳改編劇本共五項大獎;1938年的「浮生若夢」(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仍由卡普拉執導,獲得最佳影片和導演;1949年上映的「當代奸雄」(All the King's Men)獲得最佳影片、男主角、女配角三座小金人。
1950年代,哥倫比亞共有三部電影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由佛瑞德金尼曼執導的「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1954年獲得驚人的12項提名,最後贏得最佳影片、導演等共八座小金人。1955年的「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再獲10項提名,讓哥倫比亞連續兩年成為好萊塢最大得獎者,笑納最佳影片等八項大獎——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和哥倫比亞同年出生,今年4月3日百年冥誕。1957年,由英國名導大衛連(David Lean)執導的「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獲得八項提名,只有最佳男配角獎花落旁人,囊括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七座小金人。
哥倫比亞到了1960年代同樣有三部電影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大衛連的另一部史詩大片「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1963年)再次橫掃奧斯卡,獲得10項提名,獲得七項大獎;1967年,佛烈辛尼曼(Fred Zinnemann)執導的「良相佐國」(A Man for All Seasons)獲得8項提名,贏得包括最佳影片、導演、改編劇本在內的六項大獎;歌舞片「孤雛淚」(Oliver!,又譯「霧都孤兒」,1969)獲得11項奧斯卡提名,贏得最佳影片等五項,負責該片舞蹈編排的昂納懷特(Onna White)還贏得一座特設的奧斯卡榮譽獎。
經歷1970年代十年的沉寂後,哥倫比亞重整旗鼓,在1980年憑「克拉瑪對克拉瑪」(Kramer vs. Kramer,又譯「克萊默夫婦」)再登巔峰,該片獲得9項提名,贏得五項大獎;1983年,「甘地傳」(Gandhi)獲得11項提名、贏得八項大獎;尊龍1988年演出的「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獲得第6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等9項提名,全部勝出,追平「金粉世界」(Gigi)在1959年的成績。多年之後,才被11項提名全中的「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又譯「指環王3」)超越,不過,「末代皇帝」也成了哥倫比亞影業最後一次問鼎奧斯卡,距今已過36年。
(取材自澎湃新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