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傳統月/排華考古:洛城華人養豬脫困
19世紀末期,美國反華情緒高漲,華人勞工移民被視為美國勞動市場的威脅,並受到種族主義政策的壓制。而在這樣一段逆境時期,洛杉磯市華埠的中國移民卻找到了變通的方法,他們透過養豬和豬肉分銷打造了一種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
★新經濟模式 自給自足
一篇發表在「美國古物」(American Antiquity)1月期刊上的新研究,揭示了中國移民「在結構性種族主義下」自力更生的能力。論文的主要作者是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人類學華裔助理教授王佳靜(Jiajing Wang),她與歷史考古學家Laura Wai Ng和Tamara Serrao-Leiva共同完成了這項研究。王佳靜表示,這項研究顯示了考古數據和主流歷史敘事之間的一些差異:在以往的歷史敘述中,沒有太多關於早期中國移民的現實生活的內容。
資料顯示,1800年代末和1900年代初,約有40萬中國移民來到美國,其中許多人前往加州建造鐵路。項目完成後,大量的勞工湧入就業市場,導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1882年,美國頒布「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禁止中國勞工移民進入美國。該法案於1943年才最終被廢除。
研究顯示,在這段時期,洛杉磯華埠至少存在四家肉店。華人屠夫通過與其他工人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獲得經商資格,從而免受「排華法案」的約束。其中,一些豬肉加工企業更是兼作社交中心,為社區提供就業、銀行、住房和移民服務。這種經濟模式幫助中國移民克服了系統性種族主義和法律障礙,創造了一個自力更生的食品系統。
歷史檔案和豬牙齒遺骸,證明了這樣一種自給自足的養豬產業的存在。該研究透過對洛杉磯華埠的文物—豬牙齒上的牙結石的分析,獲得當年養殖豬飼料的紀錄。這些牙齒是在1980年代洛杉磯聯合車站的地鐵建設時期發現的。研究樣本的十頭豬中有七頭曾食用了大量稻葉和稻殼,米在這些豬的飲食中占主導地位。而在當時,加州的豬養殖戶使用的飼料是大麥和小麥,一些東部養殖戶則用玉米餵養。此外,樣本中還發現了蛔蟲卵,這種寄生蟲透過食用動物和人類糞便或含有卵的土壤進入豬的消化道。
★北加州種稻 可能相關
該研究將美國的研究結果與中國已知的養豬實踐進行比較,發現兩邊的養殖方法非常相似。在中國南方,豬的飼料包括剩餘食物、米糠和稻葉。檔案紀錄顯示,19世紀初期,一些華人在北加州種植水稻,表明種植水稻和養豬的中國移民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聯繫。
除此之外,先前還有研究發現,在洛杉磯華埠發現的大部分豬骨來自豬肉中價值較低的部位,這表明價值較高的豬肉可能被銷售到華埠以外的其他地方,較廉價的豬肉被中國移民用作自己的食物。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