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傳真/蓋茨堡古戰場 緬懷烈士英魂
從蓋茨堡國家軍事公園(Gettysburg National Military Park)參觀公墓與古戰場回來,公墓裡的點點滴滴,一塊塊大小墓碑,一座座紀念碑塔及古戰場中一段段血淋淋的慘烈戰役片段,仍沉甸甸地縈繞腦海裡。
美國南北戰爭的起因,是主張擁有奴隸的南方要求獨立,北方則主張釋放黑奴,不允許國家分裂,雙方意見相左引發內戰。此戰發生在1861-1865年間,其中在1863年7月1日至3日發生在蓋茨堡的戰役,是美國内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也是北軍轉敗為勝的轉捩點。兩軍在該鎮附近的田野和高地上,短短三天慘烈的戰役,雙方傷亡人數都高達幾萬人。
進入公墓大門左方的國立公墓,是許多南北戰爭及以後歷次戰役犧牲將士的長眠之地,中間走道旁右邊有圍欄分界,圍欄右邊則是蓋茨堡當地的市立長青公墓,墓碑都很壯觀,誤導不少參觀人士,以為全墓園都是陣亡將士墓,這是首先要澄清的一件事。
林肯演說 主張人人平等
這場戰役結束後,於1863年11月19日,陣亡將士公墓落成儀式中,林肯總統發表了非常出名的一段簡短精闢感人肺腑的「蓋茨堡演說」,大意是,「我們的戰士不會白白犧牲……,美國主張人人生而平等的立國精神,期望人人都繼續努力完成這些烈士們未竟的工作,要讓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
根據身為退役軍人的導覽員解說資料,在此戰役中,陣亡將士埋葬於此地有3512人,70%是無名戰士,50%是農民戰士,草地上排列得有點大圓弧狀一塊塊白地磚,代表不知姓名的無名英雄。每州各有稍高突出的磚塊,寫上該州的州名及長眠於此的人數,當然也有白地磚寫上該州烈士之名。
參觀墓園的最後一站,導覽員帶我們到一棵大樹下,這兒的墓碑大而群集,除了極少部分是最後蓋茨堡戰役中被找出來的陣亡將士,還有許多美國後來歷次戰役中死亡將士,甚至於連配偶也可葬於此,所以此墓園雖然統稱為陣亡將士墓,並不僅限於蓋茲堡戰役,其他戰役的陣亡將士也能長眠於此。
黃昏8點,碰巧這天安排了遠程而來的一位軍樂隊小喇叭手,在高高的紀念碑前吹奏安魂曲,導覽活動在悠遠平和帶點憂傷的樂曲中肅穆結束。
埋葬將士 伊莉莎白義舉
當年戰役結束後,許多當地居民幫忙埋葬將士屍骨,其中以伊莉莎白索恩女士(Elizabeth Masser Thorn)值得一述,她的先生原是當時管理市立墓園的園丁,後來去參軍,由她繼續於1861-1865年當管理員。當時的墓園,就是右側的市立公墓,伊莉莎白當時已身懷六甲,戰後眼看陣亡將士暴屍野外,心存善念與不忍,幾個星期裡,冒著溽暑和她年邁的父親一起抬屍,在當時岩石最多的一區挖地,掩埋了91位陣亡將士,如今她的雕像及紀念牌矗立在市立長青墓園。
第一天的黃昏參觀了墓園,第二天整天參觀整區的古戰場。我們先安排想聽公園解說戰役的時段,其他時間自己開車按圖索驛。
一早,我們先到城西的麥克弗森山脊(McPherson Ridge),走訪1963年7月1日早上8時開始的第一場戰役,北軍的騎兵遭遇南軍步兵,沿著這個山脊的南北兩邊強烈攻擊,雙方有如魔鬼般戰鬥直到下午,北軍終於抵擋不住,才退回到城南的公墓山(Cemetery Hill)。如今眼望戰場及路邊陳列的圍欄紀念碑、小口徑砲車、原野,當年的煙硝砍殺似仍在清晨裡聲聲廻響。
爬上陡峭的樓梯,站在高高的瞭望台四面望去,視野很廣,這是個北軍控制的制高點。據說北軍的指揮官很聰明,開戰前到處先搶占平野中的高處,南軍要向上坡攻擊,難度較大,這種高高的瞭望台沿途看到兩個,站上去能眼觀八方,作用很大。
戰役的第二天7月2日,戰線被畫成兩條弧線;兩軍主力在平行的兩個山脊上相距近1英里:北方聯邦軍隊在公墓山脊,南方軍隊在西邊的神學院山脊,這一帶的戰役繼續進行,但是沒有什麼進展;倒是下午4點在魔鬼巢穴的爭奪戰值得介紹。
魔鬼巢穴 關鍵爭奪之戰
南軍的胡德將軍在魔鬼巢穴(Devil's Den)崎嶇的巨石迷宮中,帶領阿拉巴馬州、喬治亞州及德州的部隊從左邊的岩石峽谷前進,介紹牌說,「不到100碼的岩石堆中噴發出一片火焰」。砲彈爆炸的轟鳴聲,和無情的步槍射擊聲,在巨大的岩石中迴響,淹沒了垂死士兵的喊叫和呻吟;敵人在激烈的戰鬥中,從一塊巨石爬到另一塊巨石,南軍最終迫使北軍撤退。如今這兒還有紐約的持槍軍人雕像紀念碑,也有解說牌解說德州羅伯森的第1、4、5旅參加了胡德將軍在此的戰役。
戰役的第三天7月3日,這場戰鬥值得介紹,南軍李將軍的炮兵對公墓山脊和公墓山的北軍聯邦防線進行了兩個小時的強力攻擊,雙方的槍口密集,為爭奪霸權而進行激烈的決鬥,但南軍並未打下北軍的防禦陣地。講解員帶領我們到幾個戰爭地點解說當時的慘烈情形,其中就以這場皮克特衝鋒(Pickett's Charge)最為有名,這是南軍(同盟軍)李將軍在蓋茨堡戰役指揮作戰的最後一天,他下令同盟軍對北軍(聯邦軍)喬治·米德少將在公墓山(Cemetery Hill)的聯邦防線中心發起的一次步兵正面進攻,即使後來增援了1萬2000兵員,穿過空曠的場地向北軍推進,但最終仍被北軍擊退,南軍傷亡慘重。
南軍由於準備不足,這次襲擊是一個付出代價極高的錯誤,決定性地結束了李將軍對北方的入侵,並迫使其撤回維吉尼亞。這次衝鋒以喬治•皮克特少將的名字命名,他是領導這次襲擊的三名南方邦聯將軍之一;當時北軍占領的公墓山是個制高點,南軍要仰攻/強攻,想搶占這個小斜坡,被北軍擊退,最後南軍傷亡超過50%,實在太慘重,李將軍只有退出這個蓋茨堡戰區,這是南北戰爭的轉折點。
沿著參觀路線,看到各州後來因紀念該州陣亡將士而建的高塔巨碑,例如北卡的紀念碑就很壯觀,不但立有好幾塊簡介的大石碑,還有一大組軍人持槍戰鬥的雕像;家住德州的我,不禁自問「德州也有少數人參加了這次戰役,有沒有建紀念碑呢?」找了好久,最後還是問了遊客中心,才找到了德州不起眼的一塊長方形立碑。我們特別為當年交通不便,千里迢迢因追隨自己的信念而趕赴東部參戰,最後埋骨蓋茨堡戰區的德州陣亡將士,帶上遠從德州家鄉帶來的哀思與默禱。
當年南北戰爭為聯邦政府保持統一、免於分裂之危,奠立了基石。如今憑弔蓋茨堡墓園及古戰場,為這群勇敢為國犧牲的戰士英魂致上最高敬意。
旅遊小貼士
1. 蓋茨堡國家軍事公園位在賓州的米德爾敦。跟著US15號路到蓋茨堡,路標相當清楚,大約在97號出口。
2. 夏天非常炎熱,導覽路線相當空曠,無樹遮蔭,帽子飲水必備充足。
3. 能夠聽懂英文的人,強烈建議參加一兩場戰況講解。
4. 我們自駕遊一天兩夜,大約一天半旅遊時間:第一天下午4-8時參觀墓園,聽一場導覽講解。第二天早上8時開自行導覽,中間安排三段史實講解,多花了一個小時找尋德州紀念碑。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