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長期痔瘡 當心嚴重貧血
痔瘡為肛門周圍的血管與黏膜組織增生,一名75歲劉奶奶長期飽受肛門反覆出血困擾,不過,家屬選擇保守治療,用藥物控制下,直到因血便被送入急診,才發現出血狀況有增無減,導致嚴重貧血。經醫院及時進行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不再有肛門出血的情形發生,劉奶奶氣色也變得紅潤有精神。
外科醫師王子瑄說,病患因年紀與肝硬化病史,手術風險較高,家屬選擇長期保守治療,病患因出血狀況有增無減,送至醫院時,經抽血檢驗血紅素已低至5(成年女性正常值12-16),凝血因子也大幅低於標準,同時在身體檢查發現嚴重痔瘡與急性出血,因此決定安排手術切除痔瘡,病患術後恢復情況良好,追蹤至今不再有肛門出血情形,血紅素與凝血功能趨於穩定。
王子瑄表示,痔瘡為肛門周圍的血管與黏膜組織,正常情況下皆會存在,但當組織因年紀、生活作息、腹壓增加,如:懷孕、肥胖、肝硬化等,導致血液循懷不順暢,組織增生變得鬆弛、腫大與垂墜。典型症狀有腫脹、疼痛、肛門搔癢、分泌物增加、異物感與出血等。
王子瑄呼籲,當症狀輕微時可以調整生活型態與飲食,搭配軟便藥物與外用藥塗抹、溫水坐浴,以達到症狀緩解;但痔瘡日益嚴重像出血、明顯疼痛,甚至腫脹大到卡在肛門口外無法被推回,此時搭配微創環狀切除,達到較少組織傷害與疼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