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罷工衝擊 波音凍結招聘、考慮暫時放無薪假以保存現金

FT:趕在美國大選前 美日將就晶片輸中國管制達成協議

巴黎奧運/開幕演出最後晚餐或眾神盛宴?多元解讀

巴黎奧運開幕式中有一表演橋段,重現世界名作「最後的晚餐」,被外界視為庸俗砥毀宗教,遭到全球多處抗議,天主教會和基督教團體尤為震怒,巴黎奧運主辦方出面致歉。(取自X平台)
巴黎奧運開幕式中有一表演橋段,重現世界名作「最後的晚餐」,被外界視為庸俗砥毀宗教,遭到全球多處抗議,天主教會和基督教團體尤為震怒,巴黎奧運主辦方出面致歉。(取自X平台)

7月26日巴黎奧運開幕式的演出,因為一段變裝皇后與LGBTQ的表演橋段,被認為指涉基督宗教的經典符號「最後的晚餐」,引發了國內外批判。包括法國、義大利在內的部份天主教人士指出,這段表演侮辱冒犯基督教,類似意見也被政治極右派和保守派以此發出抨擊,連帶引發有美國贊助商高調宣布撤廣告、巴黎奧委會出面致歉表達遺憾。但仔細檢討事件來龍去脈也發現:說要撤廣告的贊助商C Spire原本就不在奧運官方贊助商名單上,而其他重要的官方贊助夥伴對演出事件並沒有反彈。另一方面,引發爭議的「最後的晚餐」構圖是否真的有問題?放到歐洲節慶的歷史觀念裡,以及從圖像誌的藝術傳統,我們又可以怎樣重新理解這段開幕表演?

7月26日登場的巴黎奧運開幕式,以分成12個章節的形式演出。其中第8章「Festivité」(慶典、節慶),一場在塞納河船隻上的表演,有18名表演者登台演出,當中也包括幾位變裝皇后,像是曾參加魯保羅變裝皇后秀(RuPaul's Drag Race)的知名人物妮基・朵兒(Nicky Doll)。眾人成為伸展台上的時尚走秀焦點,而後在鏡頭前橫排成一列,展現出的構圖令人聯想到名畫「最後的晚餐」。在舞蹈、歌唱之中,畫面正中央的餐盤揭開、出現了全身塗成藍色的人物「狄奧尼索斯」(Dionysus),是希臘神話中的酒神,象徵著歡愉與逸樂。

「最後的晚餐」是一幅知名的大壁畫,由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所繪,描繪耶穌在遭羅馬士兵...
「最後的晚餐」是一幅知名的大壁畫,由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所繪,描繪耶穌在遭羅馬士兵逮捕的前夕和12門徒共進最後一餐。(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然而這一段演出卻在事後延燒成國際輿論的風波。以充滿LGBTQ色彩的表演者,由於呈現與基督宗教相關的近似「最後的晚餐」構圖、又加上冒出裸露的酒神唱歌,讓一些天主教、保守派人士感到冒犯與不滿。

法國主教協會在開幕後隔天對外表示:「這樣對基督宗教的嘲弄、戲謔表演,對此感到相當遺憾」。表達抗議的不只有法國在地天主教人士,義大利(特別是梵蒂岡)、美國部分的基督教派牧師,接連透過社群媒體和新聞發聲,同感被開幕式的這場演出冒犯。

除了宗教圈之外,風波也在政治圈延燒--法國國內的極右派議員、乃至於義大利副總理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義大利右翼民粹主義「北方聯盟」領導人)都直接抨擊開幕式,薩爾維尼在Twiter(現稱X)上更是用詞激烈:「低俗」、「用侮辱全球數十億基督徒的方式來開場,實在爛透了」。加入開砲行列的還有馬斯克(Elon Musk),直指演出內容對基督徒極為冒犯。

贊助商撤廣告?名單沒有它

這段「Festivité」在全球網路社群上引發正反意見不同的論戰,後續效應又發生美國電信公司C Spire,因為反對這段冒犯的演出而公告要「撤掉廣告贊助」。不過截至目前為止,非但沒有其他廣告商跟進撤除,這間所謂的美國網路電信公司C Spire ,其實也不是本屆巴黎奧運的官方贊助商。

奧運贊助商機制依照規模有分列不同等級,依順位主要分為金字塔最頂層的「全球奧運合作夥伴」(Worldwide Olympic Partners),其次為「高級合作夥伴」(Premium Partners,2020東京奧運時稱為「Gold Partners」)、以及「官方夥伴」(Official Partners)和「官方支持者」(Official Supporters)。從本屆巴黎奧運公告的贊助商名單中,並沒有列出C Spire公司。

而在金字塔結構最頂端、最重要且權利最多的全球奧運合作夥伴中,包括OMEGA、VISA、Intel、TOYOTA……等多家龍頭大廠,都沒有對開幕式演出表達不滿或其他意見。上至全球奧運合作夥伴、下到官方夥伴,並沒有「贊助商因為開幕演出而撤廣告」的情事。微妙的是,華盛頓郵報詢問C Spire公司「具體撤掉哪些廣告、投入多少資金」等問題,C Spire拒絕回應。

儘管如此,巴黎奧運官方或許也沒料到事件會如此延燒,也使得巴黎奧運組委會不得不出面說明。

致歉?組委會「表達遺憾」

巴黎奧運組委會於7月28日的記者會上,對這一系列的爭議表達歉意。代表官方的發言人德尚(Anne Descamps)表示:「很明顯,我們從來就沒有意圖要對任何宗教團體表示不尊重。相反地,我認為和喬利(Thomas Jolly,開幕式的總監)一樣,我們確實試圖要慶賀社會的寬容。從我們分享的民調結果來看,我們相信這個願望已經實現。如果人們覺得被冒犯,我們感到很遺憾。」

官方的出面澄清,被認為是為此風波「致歉」。但官方說法存在英文與法文的微小差別--國際奧委會IOC同步出具了這段回應的英文與法文版本文字,在英文中使用的詞是「If people have taken any offence we are really sorry」,法文原文用的是「désolée」(遺憾),而非承認錯誤的「s'excuser」(道歉)。雖然有若干說法以此認為,法國並非真正完全道歉,不過在英語相關新聞報導裡,仍然視為官方態度上採取低姿態的致歉(apologise),而在法文使用習慣上,「désolée」確實也會用在道歉的場合,風波至此也告一段落。

「最後晚餐」或「眾神盛宴」?

儘管絕大多數的觀眾都認為,當天演出的畫面確實與「最後的晚餐」極為相似,不過開幕式總監喬利對此否認,表示「靈感並非來自達文西『最後的晚餐』,而是想透過這段演出社會對於性別多樣性、性別認同的寬容」。而且最後加入酒神的角色,與其說是達文西「最後的晚餐」,不如說更像另一個同樣被反覆創作的主題「眾神的盛宴」(Feast of the Gods)。喬利就公開表示,這段演出的意象是酒神與奧林帕斯山眾神的慶典(此處亦呼應了原本的章節名稱:Festivité)。

雖然喬利就是總監本人,說法理應最具說服力,不過要說靈感「不是來自『最後的晚餐』」,可能只是因應爭議的緩解之詞。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構圖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經典,從圖像誌(Iconography)的角度來看,耶穌坐於中央、左右兩側分別是姿態各異的人物,在達文西以後時至今日,仍是藝術或各種創作會使用的構圖布局。實際上,描繪耶穌最後的晚餐場景,本來就是西方宗教繪畫的重要主題之一,在達文西以前即有無數類似的作品,但達文西的空間感與技法更加純熟超越,也是其之所以成為經典、反覆被模仿或致敬的原因之一。

檢視開幕會演出的橋段,人物布局和畫面構圖上,的確可以直覺聯想到「最後的晚餐」,此處似無必要迴避。致於被提到更像是「眾神的盛宴」,圖像來源線索可能是17世紀荷蘭畫家比勒特(Jan Hermansz. van Bijlert)繪製的「眾神的盛宴」,加入了酒神與眾神狂歡的場景--當然也看得出來,比勒特在座位安排上與「最後的晚餐」的圖像關聯。

那麼到底是最後的晚餐、還是眾神的盛宴?就開幕演出這種「動態性」而非靜止畫的表演,既可以看到有「最後的晚餐」圖像、也可看到轉化「眾神的盛宴」元素,這些概念都可以並存於這場表演,或許也是其表現用典的技巧和文化底蘊。

從鐘樓怪人看狂歡「顛覆」

開幕式上還有一個橋段,出現了巴黎聖母院經典人物「鐘樓怪人」。如果我們再從鐘樓怪人的故事重新思考開幕式橋段,或許可以展開另一個思維--狂歡節慶的「顛覆性」。

在鐘樓怪人的故事(包括音樂劇、迪士尼版的動畫電影),有一個經典橋段是「愚人教皇」(Le Pape des fous),鐘樓怪人卡西莫多成為愚人慶典上的主角,被眾人捧成了教皇。這個典故背後呈現的是歐洲愚人節慶典的特性:原本森嚴的階級結構,可以在慶典的特殊時間下得以翻轉,平民百姓乃至底層賤民,能夠反轉成為教皇或國王,透過這種角色扮演達到短暫的階級流動、抒發壓力,也是一種對於既定秩序的挑戰、顛覆、或是更多可能性的想像。

以此切入開幕式第8章節的「Festivité」,或許可以理解以變裝皇后、LGBTQ的角色演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藉由狂歡節慶,對既定的性別秩序、甚至是傳統宗教價值的顛覆與挑戰(總監喬利本人則是強調,這段不是針對基督宗教的顛覆)。

「愚人教皇」裡的卡西莫多感慨,就算自己成為了短暫的教皇,卻可能得不到艾斯梅拉達的愛,這是屬於鐘樓怪人卡西莫多的苦與無奈;而巴黎奧運開幕上的演出,又是否如期望的,展現出世人對性少數的寬容?答案或許也令人無奈。

在這個「褻瀆基督」的風波裡,並不乏對於性少數者的攻擊,有的來自保守派、或是傳統宗教價值的指控,時至今日,對於「異己」的不理解與羞辱仍然存在。所幸時代已非中世紀,鐘樓怪人裡的大教堂時代已經遠去,如今這段開幕式表演所引發的爭論、各式見解說法、多樣詮釋,或許正代表著當代多元可能與價值並陳的空間。

17世紀荷蘭畫家比勒特(Jan Hermansz. van Bijlert)繪製...
17世紀荷蘭畫家比勒特(Jan Hermansz. van Bijlert)繪製的「眾神的盛宴」,加入了酒神與眾神狂歡的場景--當然也看得出來,比勒特在座位安排上與「最後的晚餐」的圖像關聯。 (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巴黎奧運 義大利 LGBTQ

上一則

美國現象/「沒子女的貓夫人」范斯言論 引爆女星怒火

下一則

巴黎奧運/主火炬台解密:沒有火,卻有水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