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法拉盛王子街商機紅火 奶茶、火鍋、麻將店全來了

西雅圖中國城連2天爆10起隨機砍人案 34歲嫌犯落網

時空隧道/華人憶當年 90年代華埠淘寶好去處

來自中國的畫家徐剛和舞蹈演員太太在華埠中山先生廣場經營的禮品日雜店,經過將近30年的經營,現在算得上華埠「老字號」了。(記者楊青/攝影)
來自中國的畫家徐剛和舞蹈演員太太在華埠中山先生廣場經營的禮品日雜店,經過將近30年的經營,現在算得上華埠「老字號」了。(記者楊青/攝影)

來自台灣的資深媒體人李成林,從1987年開始在洛杉磯華埠跑新聞,前後20多年,她對華埠最美好的記憶,留在20世紀90年代。

「那時到處都是講四邑話的老廣東」,李成林回憶,她開始時雖然聽不懂,但感覺大家都非常友善,「最讓人高興的是,每次到華埠跑新聞都有不少額外收穫」,比如家鄉才有的水果,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值得一逛再逛的小骨董店和首飾店;在整個洛杉磯都找不到的中文書籍,一兩元一本,就可以閱讀很久,都是在華埠的華人書店買的。

即便不跑新聞,李成林也常常會帶孩子去華埠走走,吃中餐和老廣東的早茶,她自己則逛些老家具店,「那真是淘寶的好地方」,她回憶,90年代的華埠,一些中國移民開始來美,很多人帶來很多很好的工藝品,就在百老匯大道的街邊,中山先生廣場,都能淘到很不錯的藝術品,不貴;也常常見到好萊塢電影人在當地搭景拍電影,「總之整個華埠都很有中國文化氣息,我常常在街邊看櫥窗都可以看半天」。

疫情之後,洛杉磯華埠街邊攤增加。(記者楊青/攝影)
疫情之後,洛杉磯華埠街邊攤增加。(記者楊青/攝影)

「2000年以後似乎就沒有什麼可以逛的了」,李成林說,在華埠老廣東的時代後期,中山先生廣場內的一些老商家還有一些倉底貨,包括玉器和首飾,但不出幾年,就看不到好東西了,很多商家販售的東西從工藝美術品變成了日常用品,她也就慢慢沒有了去華埠的激動。

她說,現在偶爾還是會去華埠走走,唯一覺得好的是可以在街邊地攤買到一些家鄉蔬菜,很便宜;還有墨西哥人的水果攤上販售的水果,新鮮,跟超市的很不一樣。但整個華埠的特色店,現在很難找到了。

華埠 洛杉磯 墨西哥

上一則

時空隧道/老僑見證洛杉磯華埠變遷 商家幾全洗牌

下一則

時空隧道/洛城當代華埠 走過90年興衰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