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小鎮畫家村——走訪巴比松
在巴黎南方五十公里外的郊區,有一大片名為楓丹白露的森林,森林旁有個叫巴比松(Barbizon)的小村落。森林裡植被豐富,有橡樹、白樺、白楊等,又有池塘、岩石、溪穀,還有牧人在這裡放牧牛羊駿馬。村莊另一邊的麥田裡農人在耕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秋收,四時輪轉。村裡的農家養牛擠奶,養羊剪毛,養鵝養雞,辛勤地過生活。這裡風景優美,能入畫的題材豐富,十九世紀初漸漸吸引了許多畫家來這裡寫生,接著在此定居,使這裡成了有名的畫家村。這些畫家年輕有創意,跳出學院派的窠臼,從畫室走到室外,以自然為師從事寫生,觀察光影的變化描繪大自然,為那個時代創作出繪畫的新風格。由於他們在基本上有相同的理念,遂發展成新的藝術流派——巴比松畫派。
巴比松畫派是寫實主義的先驅,也催生了後來的印象畫派,說它是前印象派也不為過。來到巴黎大區,無論如何也要走訪一趟巴比松,看看是什麼樣的小村孕育出在藝術史上有重要地位並有承先啟後之貢獻的畫派。
我們慕名而來在村外的停車場下車,通往巴比松村的小街上除了我們這一團人,竟然一個人影也看不到。小村無比靜謐,寂靜得彷佛是座空城,村外一旁是廣袤幽深的森林,另一面是一望無際的麥田。跟巴黎相比,她就像世外桃源一樣。路旁草地上紅色的野罌粟花,笑顏逐開。旁邊的水泥牆上竟然爬滿了金銀花。罌粟花的野豔與金銀花的娟秀,一白一紅,居然出現在一起,尤其罌粟有毒,金銀花清熱解毒,好像一正一邪在這裡互別苗頭。
巴比松只有幾條街道,街上的屋宇最多不超過兩層樓,棟棟洋房小巧玲瓏,有如小家碧玉一般,天生麗質但不招搖。我們來到的日子是星期五,遊人非常稀少。街上雖有小餐館咖啡座,但不是用餐時間,冷冷清清的。路旁多盆栽植物,把街上點綴得花團錦簇。小樓上大多爬滿花朵,有薔薇、九重葛或紫藤。還有彎彎的葡萄藤攀爬在牆角,翠綠的掌狀大葉旁抽出一枝枝充滿著生命活力的青藤在藍天下飛揚。幽靜的街道有一種與世無爭的美,適合藝術家在這裡慢慢地散步細細地品味,文學家在這裡用心探索去挖掘故事。空無人煙的小村,看來並非是熱門旅遊景點,許多畫廊也都門戶深鎖,看不到畫家在裡面作畫。難道藝術小村沒落了嗎?現代畫家的作品有銷路嗎?
1829 年柯洛(Corot)來到這裡寫生,1831年他在巴黎沙龍展出寫生作品〈楓丹白露森林〉,吸引了許多年輕畫家的目光。接著在1833年,他又在沙龍展出了作品〈楓丹白露的樹林淺灘〉,並獲得了二等獎,從此柯洛聲名大噪,風景畫亦成了年輕一輩畫家爭相嘗試的題材。畫家們不再局限在畫室中畫模特兒,他們紛紛走到室外,去觀察人民如何在大自然中討生活,楓丹白露森林遂成了藝術家蜂擁前來寫生的所在。其中最有名的畫家是米勒(Millet)。
那個時代法國的政治很不穩定,1830年發生了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成立了七月王朝, 1848年又發生了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畫家們實在看不慣這些紛紛擾擾,陸續來到巴比松,先後住進了村中的坎內客棧(Ganne) 。
大約1840年前後,一群年輕畫家循著柯洛的足跡來到楓丹白露森林裡寫生。除了米勒,另有西奧多盧梭(Theodore Rousseau)、迪亞茲(N. Diaz)、特羅容(Troyon)、迪普雷(Dupre)、雅各(C. Jacque)及多比尼(Daubigny)。這群畫家年齡都比柯洛年輕十歲以上,當時都在二十到三十歲之間,他們都是後來巴比松學派(Barbizon School)的成員。由於盧梭比米勒大兩歲,他又比米勒早來巴比松,所以巴比松學派視盧梭為領袖。盧梭與米勒後來皆定居於巴比松,並終老於此。
當年畫家們聚集的坎內客棧僅是一棟兩層樓的建築,就在小村入口左手邊的街上,已於1987年被改建成了巴比松的市政博物館。盧梭故居,現在是座小教堂。米勒故居仍保持原貌,並可購票入內參觀。許多巴比松名家的作品被複製成馬賽克拼畫,鑲嵌在街牆上,如米勒的〈拾穗〉與〈倒牛奶的女子〉,特羅容的〈養鵝人家〉,多比尼的〈豐收〉等。走在街上,自然而然緬懷起畫家當年在這裡的生活,他們為了對藝術的愛好與執著,避居在這安靜的小村莊裡潛心創作,為近代藝術史展開了新的一頁,將法國藝術帶入了新的里程碑。
來到這裡,一定要參觀米勒的故居。米勒故居有一個小小的院子,小屋只有前後兩個大廳。當年他與妻兒都住在這裡,我可以想像,小閣樓可能是他們以前的臥室。樓下一間是他們的客廳兼飯廳,另一間是米勒的畫室。小小的房子,擠住一家人,還得騰出空間讓米勒作畫,可以看出米勒初到巴比松時生活的窘困。
米勒故居的前廳中,展示多幅米勒創作的素描草圖,據現在的主人說是米勒的真跡。畫家的每一幅畫都要經過不斷構思和不斷修改,最後才定稿再轉畫到畫布上去上色描繪。米勒受過巴黎學院派的訓練,畫風尚有新古典主義的及浪漫主義的作風。相較後來隨興所至的寫意派,古典寫實派的作畫方式要嚴謹費時得多。
裡面的大廳約是外廳的兩倍,牆上有古老的巴洛克式壁爐,非常漂亮。大廳現在已改成畫廊,展示當代畫家的作品,及畫廊主人的藝術收藏品。展出的每幅畫都很好看,許多風景畫很有巴比松名家盧梭或迪亞茲的風格。可惜我們旅遊在外,攜帶購買不便,僅能欣賞而已。
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生於1814年,卒於1875。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小時候隨村裡的牧師讀書,由於自幼有繪畫天分,及長父親送他到藝術學院就讀。由於出生農家,少年時曾幫過父母種田,所以他對莊稼活計很熟悉,是以畫起農民生活格外傳神。他於1853年以一幅〈收割者的午休〉(Harvesters Resting)獲得了巴黎沙龍的二等獎,漸漸嶄露頭角。到了1960年之後,他的畫越賣越好,終於成了當時的知名畫家,他的晚年可說是名利雙收。我很好奇,他怎麼沒跟莫內一樣去買大宅造大園子,卻還在小屋中生活終老。
米勒的名作〈拾穗〉與〈晚禱〉均收藏在奧塞美術館,此番來法國我在巴黎待了八天,曾去了兩趟奧塞,卻無緣見到這兩幅作品。但欣賞了米勒其他的名作如〈牧羊女〉、〈背牛奶的女人〉等,其中有一幅〈牧歸〉看得我感動莫名。畫中一家四口趕著幾隻綿羊在昏暗的夜色中往回家的路上走。媽媽背上背著熟睡的小妹妹,爸爸肩上擔著柴。畫面中最顯眼的是一個小男孩一手抓著媽媽的腰帶,一手拿著樹枝趕羊。這一家人辛勤了一天,終於要回家了。回到家母親就要開鍋做飯,一家人可以在一起享受一頓晚餐,哪怕是粗茶淡飯,當是他們一天最快樂的時候。令人心疼的是那個小男孩,年紀那麼小就要幫著趕羊,他背對著畫面,看不到臉上的表情,但我相信他跟在父母身邊一定是快樂的。米勒小時候是否也陪父母放過羊?由於出生農村,他特別瞭解農民生活艱苦,畫中處處充滿了對農民的關懷,他的每幅畫都能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巴比松畫派一改新古典與浪漫主義的作風,不再受顧於收藏家畫歷史故事或幫富貴人家畫畫像。他們走入鄉間農村去關懷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並畫他們自己想畫的題材。他們記錄那個時代升斗小民的生活,希望能喚起權貴之人對農民生活的關懷。也因為他們的努力,提高了藝術的層面,喚起了普世的同情心。
巴比松一條街上都是畫廊。希望這裡的畫家,都能像十九世紀的巴比松名家一樣,開創出自己的風格,畫出受世人喜愛的好畫。
註:畫家盧梭並不是啟蒙運動哲學家雅各盧梭。(寄自加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