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比特幣可付稅 底特律成全美接受加密貨幣納稅最大城

聯邦法官撤消美國公民無證配偶可獲合法身份計畫

暑熱中找涼快

近期,我們住宅區正在更換地下水管,因為要挖開路面,給居民進出帶來一些不便。之前我曾抱怨,美國人做工程怎麼拖拖拉拉的,一個多月了都沒完工,但是這幾天看到工人們頂著高溫酷暑工作,我又很同情他們。天熱,我們可以開著空調待在家裡,他們在太陽底下烤。

炎炎夏日,高溫難耐,誰不想找涼快。從前在老家上海時,一到夏天,我們都喜歡去兩個地方。第一個是電影院。因為早些年人們工作的地方和公共場所都是沒有空調的,唯獨電影院是例外。夏天去電影院看電影被上海人稱作「孵冷氣」。我最喜歡去淮海路上的國泰電影院看電影,因為那兒放映廳裡的冷氣最足。第二個是游泳池,天再熱,到水裡也就感覺不到了。那時常可以看見一些不會游泳的人也在水池裡泡著,不為別的,是給身體外部降溫呢。

給身體內部降溫,就是吃冷飲了。我們小時候,棒冰才四分錢一根,雪糕八分,爸媽給的零用錢都花在這些誘人的冰品上了。商店賣的冰凍酸梅湯和冰凍汽水也是我們渴望的,只是貴一些,不能常吃。那時食品店還有賣「刨冰」,就是大半杯的赤豆湯,加了糖的,上面鋪上一層厚厚的冰碴。刨冰可以拿在手裡慢慢吃,冰碴一點點融化,赤荳湯到嘴裡,感覺非常冰涼爽口。現在想起來,我們小時候是不怕天熱的,甚至有些喜歡夏天,因為有那麼多好吃的冷飲,冬天可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來美國後,我發現洋人無論春夏秋冬都喝加了冰塊的水,而我們以前在老家時,夏天也只是喝涼開水而已,因為那時家裡沒有冰箱。不過有一種水可以和冰水媲美,那就是井水。我二姨生前住在蘇州,她住的居民院裡有兩口井,在沒有接上自來水管之前,院裡家家戶戶日常用水都是用井水。後來喝上了自來水,很多人仍然喜歡用井水洗衣洗菜、拖地板,因為井水冬暖夏涼,冬天和夏天用都合適。我們去二姨家過暑假。她去市場買來西瓜,再去井裡打一桶水上來,把西瓜放水裡浸兩三個小時,然後對我們說:請你們吃「冰鎮西瓜」。

取「冰水」不靠冰箱,「孵冷氣」同樣也可以不靠空調。我曾在上海的一所中學任教。學校食堂的餐廳內正好有一個地下室的出口。有一年夏天特別熱,食堂師傅就將地下室的門打開,然後放一台鼓風機下去,往上面吹風。地下室的溫度低,吹上來的是冷風,於是我們在食堂用餐時就一點兒都不覺得熱了。有的老師批作業都到食堂裡去。在沒有冰箱、沒有空調的年代,人們真的想了很多辦法找涼快。

老一輩人應該都記得早些年上海夏天隨處可見的一個場景,那就是在太陽下山後,男女老少都拿著椅子板凳,坐在戶外歇息納涼。還有人搬一張桌子出來,端上飯菜,晚飯也在外面吃。不管怎麼說,夜晚屋外的溫度總是要比屋內低,如果還有風吹來,哪怕是徐徐微風,也讓人覺得涼爽。我見過一張攝於上世紀七○年代的老照片,拍攝地點在上海南京路最繁華的地帶,也就是如今的步行街,畫面中大人小孩都有,他們一字排開,就坐在人行道上「乘風涼」(滬語的納涼),背後一些商店還未關門打烊。

千百年來,中國人還發明了好些物件幫助人們消熱解暑。先說一件逸事。據說當年乾隆皇帝出巡來到一座寺廟,因為聽聞寺內主持娶了老婆,就問後者是否屬實。主持回答說他有兩個老婆:「夏擁竹夫人,冬懷湯婆子。」乾隆爺大笑,不再追究。湯婆子是扁圓形的壺,通常為銅製,內盛熱水,冬天放被窩裡或衣服裡供取暖用。「竹夫人」則是一種名為「竹夾膝」的消暑器具。我沒見過實物。據說它是長圓筒形,籠狀,用竹篾編織而成,也有將一段竹筒打通,再鏤刻製成。夏天睡覺時手腳搭在它上面,或者抱著、夾著它睡覺,可借助它的清涼感去暑氣。

竹製品的這一特點,讓它成為夏季的寵兒,常見的還有竹椅和竹床。竹椅有大有小,大的躺椅可以讓人體更多部位接觸竹面,更有助於身體散熱。竹床我們家原來就有一個,包括床腳在內,都是用竹子打造的,床面是竹篾拼接起來的,躺在上面感覺涼絲絲的,非常舒服,家人都管它叫「涼床」。以前夏天睡的蓆子也有兩種,一是草蓆,二是篾蓆,後者的原材料就是竹子,用竹篾做成的蓆子比草蓆更讓人感覺涼快。這些竹製品每次使用前,最好先用涼水擦拭一遍,這樣摸上去會感覺更涼。

說了那麼多,都是過去的事了。時代在進步,因為有了空調和冰箱,我們現在夏天可以過得很舒服,不必四處找涼快。竹椅、竹床和篾蓆幾乎在人們的生活中消失了;「納涼」也成為歷史名詞,年輕一代都不知道是什麼了。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懷念過去夏日找涼快的時光和感覺。

我現在還是吃冷飲,但如今哪怕是吃味道極佳的冰淇淋,也沒有兒時將一根冰棒含在嘴裡那樣開心了;對從冰箱裡拿出來的西瓜,也沒有像對二姨的「冰鎮西瓜」那樣饞了;以前夏日去泳池游泳,在跳入水池的那一刻,因為身體受到冷水的刺激,會產生極度的興奮感和快感,現在到健身房的游泳池游泳,是為了鍛鍊身體而逼迫自己去的,完全無感。

以前戶外納涼常常都是群體形式的,一條弄堂或一個大院的幾戶人家在一起,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增進鄰里之間的相互瞭解、和睦和信任,不像現在住同一棟樓裡好多年,卻彼此都不認識。然而最讓我難忘的還是戶外「乘風涼」的那種感覺。拿一把竹椅,坐在屋外,任由微風拂面,那樣的愜意,豈是坐在封閉如悶罐的空調屋裡能夠享受得到的。

(寄自印州)

電影院 高溫

上一則

卡夫卡辭世百年後親筆信拍賣 預估成交價11萬美元

下一則

想起媽媽養雞的時光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