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過半世紀
想當年大學畢業時,台灣經濟起飛,一片蓬勃朝氣,欣欣向榮,貿易公司如雨後春筍,同時帶動航運業、報關行,Made In Taiwan的產品,銷售世界各地。我趕上大好形勢,入職貿易公司,擔任英文秘書,告別苦哈哈窮兮兮的學子生涯,享受白領高薪生活。我代表公司與外商溝通,或者書信來往,或者當面接待,談判訂單價錢,或者長途電話討論出貨細節。
忙碌而開心地在台灣工作兩年後,我來到美國。落地後不久就出外找工作,幸運地在我住處附近一家公司找到秘書的工作。這家公司規模不大,員工不到一百人,我初來乍到,立刻上班,雖然薪水不高,但是至少有收入,不必坐吃山空。
上了班才發覺,在美國公司當秘書,工作性質與我以前的經驗截然不同,幫老闆準備咖啡、影印文件,或者跑跑腿這類工作,感覺很空虛,沒有成就感,也看不到未來的發展。我的目標是以後要養兒育女又要當職業婦女,這類工作的薪水值得我放下家庭出外工作嗎?
可是我在大學是主修文學,在台灣工作靠英文吃飯,到了美國,不可能再利用英文的優勢。為了從長計議,只有再回學校,讀一個學位,有一技之長,才能實現家庭工作同時兼顧的夢想。那時電腦程式員非常吃香,每個公司都朝著電腦化的方向走,我觀察形勢,決定放手一搏,到附近州立大學申請入學許可。
我不知天高地厚,直接申請電腦系研究所,他們還沒有看到我的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成績,也沒有收到我的教授的介紹信,立刻拒絕我了。
我去問招生辦事處的教授為什麼,他說:「我們審查你的大學成績單,全部是人文方面的課程,你沒有一點科學理工方面的背景。我們不願意看到你讀得很吃力,一進來就每一科都不及格,到時肯定一敗塗地落荒而逃。」我問他我該怎麼做?他建議我先選修一些大學部的基本課程,如果我的成績不錯而且對電腦有興趣的話,打下了基礎再往上念研究所。
於是我聽了他的話,在大學部補修了微積分的數學課程,又選修了電腦語言,例如BASIC、FORTRAN、COBOL、PL1、ASSEMBLY。那時沒有個人電腦,是mainframe大型主機,寫程式要用打卡的。當時年輕精力充沛,跑到學校的電腦中心去「跑程式」交作業,常常熬夜,不以為苦,以「勤能補拙」自勉。挺過了一年,我出示不錯的成績單,再度去叩研究所的大門,這次通過了。
進入研究所,課程艱難許多,周圍都是理工出身的高材生,我先天不足半路出家,在這個菁英群聚之處,感到自卑。
當時有一個同學是博士的候選人,發現只要有碩士的學位就可以賺大錢,就半途而廢,不想再繼續讀下去,要放棄他的獎學金,我聽了靈機一動,何不試一試頂他獎學金的缺?
那個需要研究助理的教授立刻核准我的申請,但是還有一關要過,就是需要掌管研究經費教授的審核,他看了我研究所第一個學期的成績單,眉頭一皺,說:「你需要改進成績,才能保住你的獎學金啊。」我誠惶誠恐地繼續努力著,逐漸改善了成績。到了最後一學期,我懷孕了,挺著大肚子上學,考過了碩士資格考試,終於苦盡甘來,撥開雲霧見青天,拿到電腦碩士學位。
順利找到了第一個工作,同事們都很年輕,相處很融洽。聽他們說笑話,有時聽不懂只好裝懂,跟著傻笑,一個跟我比較要好的白人同事把我拉到一邊,問我懂不懂剛才他們在說什麼?我誠實地搖搖頭,他說:「你不懂應該告訴我們,大家都樂意解釋給你聽,沒有人會嘲笑你的。」我恍然大悟,這是學習的好機會,同時也可以交朋友。
東西文化有差異,我與他們有不同的成長過程,例如搖滾音樂或者各種運動,政治與歷史背景都不相同,只有愈問愈明白,才能融入他們的環境。後來換了幾個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年齡。
感謝當年好心的教授們給我機會,我咬緊牙關克服困難接受的教育,讓我成為專業人才,衣食不憂,撫育兒女長大成人。退休之後歷經喪偶之痛,如今搬家到成人社區,交了新朋友,掀開生命新的一篇。驀然回首來時路,不覺移民半世紀,已把他鄉當故鄉,心存感恩又惜福。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