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爐麻花
縣城失陷時,奶奶帶著父親到老家「西北梢」避難,銅爐子是帶在身邊的物件之一,她始終視如珍寶。
銅爐子直徑約二十五厘米,高約二十五厘米,腰如圓鼓,上面有蓋,刻有底紋圖案,布滿幾十個橫斜排列的孔,孔如黃豆。腰間有兩指寬的把手,可上下活動。
每到冬季,奶奶會從神櫃裡取出包在布袋裡面的銅爐子,仔細擦淨灰塵,還用嘴吹一吹。
晚飯的火草,奶奶用平時捨不得燒、火力耐久的棉花秸稈。煮好晚飯,奶奶用小鐵鍬把鍋堂裡紅紅的餘燼鏟進銅爐,平口後,用鍬子一刮,壓壓,使喚我:「快蓋起來,莫燙了。」然後,將事先備好的粗腰瓦罐埋進鍋堂,用火叉將餘燼圍住瓦罐。
晚飯時,祖孫三人圍著靠牆方桌而坐,一人獨享一面。我面朝裡首,雙腳踏在銅爐上,喝著奶奶煮的山芋乾子粥,腳底暖和,心裡暖和,其樂融融。
吃好晚飯,奶奶收拾碗筷,涮盆洗鍋。鍋堂裡瓦罐內的水也焐熱了,大哥將熱水倒進木腳盆,我把鍋邊煙囪旁湯罐裡的熱水舀進銅面盆,洗好臉,再洗腳。奶奶把洗臉水倒進腳盆,大哥冰冷的雙腳也放了進來,面盆擠得滿滿的。擦腳布搭在凳頭,雙手提起棉褲管,兩腳搓洗,有時還忘不了與哥哥對踩一番,弄得盆水四濺。
洗腳的當口,奶奶把銅爐子塞進被窩,等到我們上床鑽進被窩,銅爐子已把被窩暖熱。鑽進了暖和和的被窩,聽奶奶講前五百年後五百年的故事,那是寒冷冬夜最美的享受。因為渾身暖和,連夜裡做的夢也是暖和和的。
有次,睡到半夜被燙醒。只聽奶奶一邊在罵:「兩個上炮沖的睡死覺。」一邊用衣服撲被子。原來,哥倆睡著轉身時,不小心碰翻了銅爐子,掉出來的火星慢慢點著了被子,等奶奶被濃煙熏醒,被子已燒出窟窿,所幸有驚無險。從此,每天檢查火燭小心成為必修課。
銅爐除了冬季暖手暖腳暖被窩,我們還用它炸花生、炸黃豆、炸麻花。
銅爐裝了灶堂的熱灰,外面燙手,要先用擦腳布焐著。這時,也是炸麻花(玉米)的最佳時候,趁奶奶在廚房忙晚飯時不注意,哥倆在堂屋裡圍著銅爐對炸起來。從罈子裡悄悄摸出一把玉米,打開銅爐蓋,用竹筷在爐灰中間扒個小坑,裡面有暗紅的火,麻利地擺上十幾粒玉米,蓋好爐灰。兄弟倆面對面,雙手抱著銅爐取暖,眼睛盯著爐眼裡面,等待奇蹟發生。
一會兒,銅爐裡有一絲香味兒溢出,接著發出「彭」的一聲悶響,火星伴著灰星從蓋上的小孔裡飛濺出來。哥哥立馬打開銅爐蓋,我連忙用竹筷在灰燼裡撥拉,期望找到已爆的那粒玉米。
還沒等夾住,就被眼尖的哥哥快手搶去丟進嘴裡。我正要耍懶,爐子裡的玉米粒接二連三爆炸起來,兄弟倆樂不可支搶著撿,有時連灰也來不及吹,就直接塞進嘴裡,燙得搖頭擠眼,痛苦而快活。等一波麻花炸結束,兩個人已成了三花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