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養車養房養子女…美國夢代價高 算算一生要花多少錢

脫口秀演員調侃王楚欽「慣冷出局」被暫停合作

艱難的調動

一九八二年六月十一日,上海「青年報」頭版,刊登了記者李和庭「一則調工啟示引出的報導」的文章(見圖),緊接著「中國青年報」進行了轉載。這篇報導曝光名揚全國的文明一條街,上海徐匯區華山路商業街搞關係、開後門的醜聞。為此,全國商業系統立即掀起破除關係網運動。此事件在上海市政府、徐匯區政府、徐鎮路街道引起強烈地震。時任徐匯區委書記、全國勞動模範、原紡織女工的楊富珍,親自指定區財辦主任處理此案,而我正是惹是生非的肇事者。

從安徽調回上海後,進入對調對象的徐匯區徐鎮路街道,專為華山路商業街服務的華南食堂當炊事員。工作在最西邊的徐匯區,而家住最東邊的楊浦區,每天往返四小時,穿越整個上海市區。調動於我已是游刃有餘,自信從遙遠的安徽都能打回老家,市內調動猶如小菜一碟。故如法炮製,又在全上海貼對調廣告。

我是最底層的街道食堂炊事員,草擬廣告時,實在沒優勢可突出,就搞點噱頭寫道「交通方便,工作輕鬆,專為商店街服務,路道極廣(門路廣人脈多)……」我哥是教師,請他去學校油印。他看到「路道極廣」時,認為此句敏感,建議刪除。我是麻子的臉,盡是缺點,更要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堅持印出。

廣告貼出後,引來許多人相談。選中一位工廠在我家附近的人,向公司提出對調,但因食堂都是老阿姨,我是主力軍,領導不批准。

有一天,來了位中年人,說他在我家附近工廠,要和我對調,我把早已胡侃過百十遍的說詞向他揄揚。我讀過高爾基自傳,書中有位警察說沙皇就像蜘蛛,而蜘蛛網遍布全國,我藉此說社會就是一張關係網。

下班後我們一起走過鞋店,他要買雙緊俏的皮鞋,鞋店員工在我們食堂就餐,都很熟悉,當場就從櫃台後邊拿出賣給我們。接著他又要配一塊緊俏的桌面玻璃,店員馬上悄悄開好單據,讓明天來取。經過水果店,很多人在排隊買枇杷,他想買一點,我進到店後邊,馬上幫他買了幾斤,到車站我們就分手了。

幾天後他又來找我,亮明是臥底的記者身分,並拿出一份打印的上述文章小樣叫我簽字。我向他訴說苦境,希望他不要用我的真名。食堂黨支部書記是位老太太,見我闖了大禍,驚嚇之下簽了名,第二天就見報了。

這一下捅了馬蜂窩,我被停職檢查,區財辦和街道主任親自審訊,逼我交代和店員幕後交易的罪行。其實和店員都很熟,最多賣肉時揀瘦一點,多給一勺肉湯罷了。

記者又來找我,希望我把苦楚和不滿寫出來,幫我發表。我也感到忿忿不平,就寫了「假如我爸是黨委書記」一文,大意是「假如我爸有權,就能幫我調動,哪需要我去貼廣告。」

我有個朋友是警察,他看到這則新聞趕到我家問情況,看了文章後大驚失色,當場撕毀,告誡我千萬不要去發表,什麼都不要承認,並教我裝病休息避風頭,我就請了一周病假。想不到經歷過從安徽調回上海大風大浪的老油子,竟會在市內調動的陰溝裡翻船。

期間記者又來催稿,知我被逼出病,就向街道提出對事不對人,我通勤路程的確太遠,調動合情合理,風波終於平息。街道怕我再惹事,批准對調。李記者因此榮獲當年上海市優秀新聞工作者獎,我倆獲得了「雙贏」。

一九八九年我去日本留學,經常向「留學生新聞」投稿。有位編輯是原上海「青年報」記者,知道我的故事,和李記者也相識,他告訴我李記者也來到日本留學,我就請他尋找,感謝李記者助我調動成功。可惜他已回國,「東瀛煮酒論英雄」的願望沒能實現。

日本 地震 留學生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華裔律師鐘宜珍首部小說「山東的女兒」改編家族史 獲紐時推薦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