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司機
在美國念書時,因為大城市找車位不容易,搭Uber便成為除了公車與地鐵以外,我常使用的交通工具,算是相當方便,安全性也高。
搭車時,有機會的話我都會盡量開口跟司機聊天互動,順便練習聽力和口語。我遇過的司機百百種,有退休的生物學家、教授、兼差的藝術表演者,以及在中國餐廳兼差的員工等,大家來當司機都有不同的原因;多數的司機都是親切又充滿熱忱,在搭車的經驗中,也發生過一些有趣的事。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一次與朋友的聚會結束後,準備從市中心搭車回家,一上車後我跟以往一樣,主動跟司機攀談閒聊。這位司機是非裔,他知道我是台灣人後,馬上用極流利的中文跟我交談,原來這位司機過去曾在台灣待過數年,也在東海大學學過中文,因此他的中文能力相當好。
他興高采烈地跟我分享曾經旅居台灣的故事,目前算是個音樂人,有自己創作音樂與架設網站,來開Uber只是兼差。下車前他給了我一張名片,名片上印有他的音樂網站,希望我能多多關注他的創作,順便分享給其他人。
另一次是一位華人司機,他算是依親來到美國,在中國城的小餐館工作,工作閒暇之餘開Uber賺取額外收入。由於剛來美國,他的英語能力不算是太好,載到我之前,有兩位女乘客在他的車上起爭執,他也把她們吵架的內容錄下來,請我幫忙翻譯,他想要回報給Uber公司,不希望再載到她們。
後來發現,每位司機都有自己的故事,不論是為了金錢還是單純打發時間,他們都用積極正面的態度生活著。曾經有位司機告訴我,美國雖然沒辦法讓所有人都致富,但它給了每個人機會,今天不論你有怎麼樣的背景,即使原本的出身不是很好,但美國給了你挑戰的舞台,有本事的話就能夠成功,這就是美國夢。
即使這份司機工作有可能只是他們眾多兼差之一,他們仍兢兢業業地提供客人良好的服務,正視且尊重自己的工作。每當結束行程後,我都會給予適當小費,希望他們能繼續保持對工作的正能量,未來能讓更多乘客享有更好的服務。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