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走線客如被捕 未必「天塌了」出庭是契機

傳統烤火雞太乾柴 她改良感恩節餐更符華人口味

公車博愛座

喜歡搭公車,公車可看出地區的真實生活樣貌,從台北、紐約、溫哥華、阿姆斯特丹、倫敦、首爾,每到一個城市旅遊,總是設法搭乘當地的公車或地鐵,這是方便又廉價的交通工具。城市的公車設有博愛座,有的稱愛心座或關愛座,日本稱為優先席,阿姆斯特丹則是在公車前後兩端,有保留給老弱的優先席。雖然各地對於特別座位有不同的稱呼,其用意是相同的,都是體恤、仁愛的體現。

記得多年前在台北,曾有司機載了一車全是結伴出遊、打發時間的老人,反而耽誤了清晨趕著上班、上課的乘客無法上車。在人口高齡化的大城市,形成新的社會現象,因而引起關注,究竟該不該保有博愛座,也引發討論。

比較進步的城市,享受免費車票優惠的老人,有自知之明,盡量不在交通尖鋒時段與年輕人擠公車、電車和地鐵車廂,或是盡可能不去站立在有座位的年輕人面前;也就是說,不給年輕人造成非得起立讓座的壓力。

我曾在紐約的公車上,看見兩位十來歲的孩子盤著腿、端坐在博愛座,八十多歲的老奶奶,低頭問學生,懂不懂博愛座背後的玻璃寫的是什麼意思?那些話寫著:「你是否想過該讓此座位給老人或行動不便的人?」學生一動也不動。司機聽到對話,立即停車,示意年輕人讓座。

博愛座創始於關心殘障環境的北歐,立意佳,甚獲好評,因此各國先後仿傚。在台灣台北、美國紐約也因一九五○年代中葉,發生了由於公車顛簸,造成老人多次跌傷,才設有愛心座供孕婦、殘障老弱使用,其用意無非是要讓年輕人敬重長者,因為人人都會變老;長者也要體恤年輕人在求學、職場奮鬥的辛苦,如此老愛幼、幼敬老,才能共創和諧社會,而不是為了搶座位就用道德綁架或情緒勒索的手段,如此只會更加深對立的局面。

博愛座 地鐵 日本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華裔律師鐘宜珍首部小說「山東的女兒」改編家族史 獲紐時推薦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