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家庭戰爭
AI戰爭不斷,還在隔岸觀火,沒想到戰火居然燒到門庭之內。我在線上學水彩已經兩年,螢幕前跟著老師一筆一筆打線稿,畫線條時,畫了又擦,擦了又畫,兩小時間轉眼閃過。線稿打完,要等下星期再上色。休息半小時後,又回到zoom,開始新詩課程。
老師近日嘗試用新詩下指令,指導電腦構畫美圖,果然是創新大師,用自己的詩句來指揮AI生成作品,做出許多「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驚人畫作。
我一邊聽著拍手叫好,一邊按照老師的指示在螢幕上點點寫寫,一、兩分鐘就有圖畫呈現,不喜歡就再加指示修正。看著成品一幅幅出來,輕鬆愉快,小有成就感。
一下課,連忙興高采烈地和女兒分享我兩堂課的藝術成果,沒說幾句話,女兒一盆冷水澆下引戰,說AI完全沒有資格當成藝術,我急著辯論,兩人聲音愈來愈大,平常有商有量的母女倆,為了這個小小話題,突然吵翻天,我覺得自己做了偉大的實驗,想要女兒為我拍手誇讚,根本無暇聽取女兒中英夾雜的說法,也不明白女兒哪來的火氣,她突然翻身上樓,砰的一聲摔上房門。
我坐在電腦前生悶氣,叮的一聲,女兒傳來一封email,我知道這是另闢的戰場,憤怒地接戰。點開這篇命名為「AI畫出電子羊嗎?關於人工智慧生成藝術的一點思考」的文章,文章副標題是「藝術的吸引力,在於背後的思考,這點應該是大家毫無爭議的。」有些道理,我繼續看下去。
文章認為藝術並不只是一個成品,是一個生機的過程,是創作者和閱讀者中間的彼此對話。觀賞者看到創作者的苦心,願意花時間去閱讀瞭解,有了嘔心瀝血一步一步的創意,觀眾和創作者之間才會產生共鳴。我回想著自己剛才上那兩堂課時的感觸,也不禁頷首稱是。
文章指出,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經過思考、掙扎、下筆,這些都是深思熟慮而來,即使即興創作,靠的也是時間埋下的功底。換句話說,一副藝術品的意義,是創作過程創造出來,AI這種瞬間數位成品,沒有經過思想和熟慮,缺乏讓藝術變得更深厚的支撐點。
看著作者明確清晰的觀點,我對剛才的爭吵有些心虛。說到底,我的爭執點純粹只是附和老師的說法,沒有什麼憑據,也缺乏自己消化過的思考論點。心服口不服地敲女兒辦公室的門,告訴她,這篇文章講得有道理。
看女兒臉上餘怒未平,我追加一句:「妳也不過偷了一點皮毛來跟我吵,勝之不武。」女兒正要回嘴,聽到我最後一句話,笑出聲來,她說:「媽媽,妳回去看清楚作者是誰?」我好奇地用手機查看作者名字,才發現這篇傳閱多次的文章,居然是女兒在二○二二年十二月十四發表的,哎呀!我是在關公面前耍大刀了。
我沒有告訴女兒,在我自己心中,也是喜愛一筆一畫慢慢描繪出自己想要的線條,而不是靠幾個按鍵,就產出來簡單漂亮的AI生成品。這場發生在我們家的AI戰爭,是我輸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