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川普口條流利精力旺 競選演講訪談時數倍勝賀錦麗

張忠謀:台積電亞利桑納州廠進度好 不會有完工典禮

香港的那個年代

1960年是我的中學年代,由13歲開始,我對同學的性別感到有點興趣和好奇,大家都想找機會了解對方,因此很喜歡參加集體活動。那個年代,不像21世紀的今天,科技發達,有那麼多網路電玩遊戲和選擇。

那時,我們最喜歡的是集體文娛活動,如學術比賽、辯論大會或學校舉辦的郊外遠足,或約一群男女同學和朋友去海灘游泳、進行沙灘活動,藉此建立感情,結識異性同學或朋友。

幾年後,交往活動變得多樣化,當時男女同學喜歡分別「埋堆」(結合群組)互有交往。當時我們男生最喜歡參加籃球隊,藉班際和校際比賽,吸引女生的注意,而女同學也很我樂意當啦啦隊。籃球隊表現好的男生,風頭很勁,通常成為女同學眼中的英雄和偶像。

隨著年紀增長,年輕男女交往也更進一步,喜歡在周末課餘參加別人或自己主持的小型party(舞會,我們不喜歡用譯音「派對」),在party裡,一來可以欣賞中西流行曲,二來可以結識異性朋友,因此年輕人都趨之若鶩。

當年開party是最容易不過的活動,毋需很大的場地,只需要簡單的道具,如一部唱片機、十張、八張流行歌曲黑色硬碟和二十多張借來的摺椅,如果用彩色紙遮暗大廳燈光,加些彩色氣球,效果更佳。

然後由主持人與女友分別致電邀請雙方友好參加,一個小型party便可以成功舉行。

這類型的活動很受當時中學高年級學生歡迎,愛好者差不多每個周末都會參加不同的party,並且愈來愈頻密,時間愈來愈晚,參加party成為夜歸的理由。

之後,逐漸衍生出男女「拍拖」(男女約會),因而引起雙方父母的關注;家教較嚴的,開始限制兒女晚上回家的時間,回家極限時間是晚上10點,以防子女過度發展。當時我女友的家庭就屬於後一類,這也讓我們感情發展得比較正常。

別小看當年的party風氣,party與流行音樂有很大的關係,能在party上唱流行歌、彈鋼琴和玩吉他的尖端男女,會出盡風頭,領盡風騷,引人羨慕。

於是跑在時代尖端的年輕人,爭相學習吉他和仿唱西洋流行歌曲,成為當時的時尚;繼而興起組團「打band」(樂器演奏)、唱西洋流行曲、開演唱會,其中就讀番書(讀英文班)的名校學生,玩得最勁。

當年許冠傑的粵語西洋流行歌、溫拿五虎樂隊、Joe Junior、葉麗儀和筷子姊妹花等,便是新興的表演者。

後來更衍變成新派粵語流行歌曲,加以當時電台與電視台的大力吹捧,新派粵語流行曲歌手和樂隊便應運而生,如雨後春筍,百花齊放,令香港歌壇新時尚影響了整個東南亞

這一切嶄新的風潮,竟然源起於香港年輕人的party,不說出來,誰會預料得到?

香港 時尚 東南亞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華裔律師鐘宜珍首部小說「山東的女兒」改編家族史 獲紐時推薦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