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吳越文博館火了 青瓷愛好者蜂擁 搶看各種「秘色瓷」
「全浙江的青瓷愛好者都在往這裡趕。」寧波一名「00後」文博愛好者小余日前起了個大早,急匆匆趕去浙江臨安,只為了打卡新開的吳越文化博物館:「算是為博物館奔赴一座城。」臨安吳越文化博物館開館不到5天火了,甚至有文博愛好者要從山西過來打卡,「人已在路上。」
潮新聞報導,吳越文化博物館位於臨安博物館主體展館北側,占地面積約6220平方米。從臨安博物館的大門進入,沿著路標左轉上坡,就能見到這座新的博物館。
據報導, 開車一個多小時過來的本地大哥看了看旁邊停著一排浙B、浙C、浙G、滬C等牌照的車,樂了:「本地愛好者的消息比較靈通,所以才能先到一步。大家都是衝著新館來的。」
新開的博物館以什麼吸引大家?多名觀展人都回答了「秘色瓷」。提到秘色瓷,最出名的詩句莫過於唐朝詩人陸龜蒙寫下的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吳越文化博物館目前展出的350件(套)文物中,有150件國家一級文物,包括碗、盞、盤、碟、盆、缽、杯、盞托、水盂、唾壺、執壺、熏爐、硯、枕、罌等在內的上百件珍貴秘色瓷。其中不少秘色瓷屬於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建立者錢鏐,屬於首次亮相。
報導指出,這裡的秘色瓷也吐露著千年前的故事,比如展出的秘色瓷花瓣口海棠杯和海棠形,是一套組合使用的器物,是首次在公眾面前展出的稀有器型。秘色瓷皮囊壺,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水壺皮囊壺頗為相似,證明了吳越國與遼國的文化交往。錢鏐母親水丘氏墓出土的的三件國寶級文物中有一件秘色瓷褐彩雲紋油燈,裡面燈油尚存。
「已經在朋友圈連發了四篇相關介紹。」臨安人宋小麥一早就帶著專業相機趕到博物館。作為本地人,苕溪畔的吳越文化,滋養著世世代代的臨安人,這次展出的秘色瓷讓他對吳越國的歷史了解得更加深入。
在他看來,這樣系統性觀賞各色秘色瓷的地方在全國屈指可數,「大量的秘色瓷為我們揭秘了當時社會生活的畫卷,像這口秘色敞口大盆和旁邊這個瓶組成了一組凈瓶,從瓷器中就能感受到吳越國錢王家族當時的崇佛文化。」
精美的文物也引來專業人士到訪。龍泉青瓷制瓷師王志偉,他制作青瓷已有20多年,新館大量秘色瓷上新,也讓他趕到臨安。「這個秘色瓷枕是當時診脈時用的,這是龍泉青瓷中一直都沒有出現過的器型,十分特別。」都說內行看門道,王志偉仔細端詳起了展品中的一只秘色瓷枕。
「那只秘色瓷獸足熏爐也非常不錯。」不一會,他又瞧上了展品中的一位「重量級選手」,不過他覺得秘色大盆燒得「有點粗」,沒有旁邊小盆燒得「緊實」,他繞著小盆看了又看,「如果說龍泉青瓷是把厚釉燒到了極致,那秘色瓷就屬於把薄釉燒到了極致,很值得來一趟。」
「這件秘色瓷獸足熏爐可以說是五代十國時期瓷器制作的高峰,不來看看太可惜了。」「00後」文博愛好者小余是浙江財經大學美術系的學生,他同樣偏愛展品中的秘色瓷獸足熏爐,「其實這只熏爐有點歪,但歷經千年,依然美麗如新。」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