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前沒訪過大理 金庸織就華人「精神故鄉」
若看過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或由其改編的影視劇,便會對男主角之一、大理國皇室世子段譽的故鄉大理有印象。金庸筆下,大理是一個妙香佛國,民風淳樸寬和,連段譽等達官顯貴也格外講求文明禮儀;自然風光則是秀美又雄奇,蘊著幾分神秘。而現實中的雲南大理,也受金庸小說影響,成為全球華人神往之境。
除了「天龍八部」,金庸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也寫到了大理。但他寫成這三部作品前未到過大理,直至1998年4月才第一次來到這一「精神故鄉」。今年80歲的大理州前廣播電視局總編室主任郭鋒,1998年以記者身分接待金庸到訪大理。
郭鋒回憶了當年場景。他表示,金庸1998年4月10日來到大理。11日,一行人參加了大理三月街民族節開幕式,金庸觀看了「白州雄風」文藝表演。12日,金庸來到建於中國古代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崇聖寺三塔。「崇聖寺就是金庸先生「天龍八部」裡所寫的天龍寺,金庸還題寫天龍寺三字留念。」緊接著,金庸一行人在崇聖寺三塔旁種下三棵柏樹,表示金庸、香港與大理之間的友誼永存長青。
「天龍八部」大約有三分之一人物、情節都圍繞大理展開。小說中「無量山」、「無量玉璧」等原型都可以在今天的大理州南澗縣無量山找到;塑造段譽這一人物的靈感則來自宋時大理國第16世國王段正嚴……郭鋒說,通過1998年那幾日與金庸先生接觸,他感到金庸為人儒雅,才思敏捷,同時謙虛寬厚。當年在大理舉辦了金庸作品座談會,會上大家對金庸作品讚不絕口。
金庸則表示,自己寫「天龍八部」等小說前沒有到過大理,是查了一些資料寫的,「如果早幾年來大理,會寫得更好」。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袁勇麟15日表示,從金庸先生的作品,看得出他鍾愛大理,並通過大膽的藝術想像,再現了大理國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天龍八部」在新加坡「南洋商報」連載時,該報特意連續數日刊登推介語:「「天龍八部」以雲南大理國為背景,描寫英雄之慷慨好義,俠士之兒女情懷,書中主角為四俠八女,結構極盡奇幻,較之過去「神鵰俠侶」、「倚天屠龍」,尤為出色。」新加坡教育部也把「天龍八部」部分章節選入初級學院H2華文與文學課程。
「香港學者林以亮說過:『凡是有中國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袁勇麟說,金庸武俠小說之所以能夠風行全球華人世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小說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容易引起全世界華人的心靈共鳴。
FB留言